但更该令人庆幸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有这么多的军人依然坚信中华不亡,在无比的绝望之中奋战到底。
如果没有他们,那么今的历史可能根本不敢设想……
在感同身受的古人们与后世军人共情的同时,眼中似要冒出火来的朱高煦,站在改换成新式火炮的巨舰宝船上,喝问道:
“最后一批炮弹和粮食运来了没有!?定好的今出征,再要拖沓让本王耽误一,本王手里的枪在杀倭奴之前,就得先杀几个怠慢东征的庸官祭旗!”
作为东征舰队副贰的郑和,劝慰道:“多等上几日也并无不妥,火炮、枪械、粮食都要得太急,莫有多少骡马累死在路上了,就是京师的钢铁厂,都听有工匠操劳过甚死了,煤矿和铁矿场这些地方,也时不时传出有催矿催得太急,出了矿道坍塌的惨事。
放慢一些,东征前我们也好多用些时间检查舰队诸项事务,不留隐患。”
郑和话音刚落,远处的码头就突然传来最后一批炮弹和物资灾的喊声。
朱高煦迫不及待地命令道:“快!通通装上船,即刻东征!本王要叫那些倭奴好生尝尝绝望是什么滋味!”
在舰队众多将士一起运作下,装载物资和最后的检查筹备完成后。
朱高煦拔出宝刀最后下令道:
“扬帆!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