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犹如牛马般的生产工具。
劫掠成性的满清贵族将下土地视为自己的私产,为了安置八旗子弟和发展自己的庄田经济,实行跑马圈地政策。
他们在北京周围及直隶等地大量圈占土地,骑着马,拉着绳,在规定的区域内马儿跑到哪里,哪里的土地、汉民,以及汉民的财产房屋,就是贵族们的私产。
加之那些投降清朝的汉人将领和地主,也都到了高官厚禄与土地赏赐。
诸多压制汉民的剥削政策,使得许多汉族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大量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少量土地,即便粮食总产量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并没有显着提升。
农民要承受地主的地租剥削和官府的赋税,生活水平仍然较低,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与“盛世”所应有的普遍富足形象严重不符。
并且清朝为了压制汉饶反抗思想维护统治,在文化和历史层面进行了系统性的删减和篡改,并集中为所谓的《四库全书》以取代汉民族真正的历史文化。
对于一些涉及民族观念、反清思想、汉人辉煌,或者不符合清朝正统观念的内容进行篡改或删减。
比如岳飞的《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被乾隆篡改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渴洒盈腔血。
这使得部分史料和汉人着作中原有的反抗精神、民族意识等内容被大为削弱。
尤其是明朝的辉煌史料大幅篡改或略写,而明朝对百姓的压迫与苛政则大书特书。
关于清军屠城劫掠的记载更是全面淡化或删减,甚至将历史扭曲为打着为崇祯复仇等旗号,声称要帮助明朝百姓恢复秩序,消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以此显示清朝的统治符合正统。
并且清朝为了消灭真正的历史,还大规模收缴和销毁民间历史资料。
系统性的篡改,使得后人们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历史和文化真相。
后世之所以还能窥见不同于清朝记载的历史,还是得益于私人藏书和文物。
尤其是陪葬品中的文字,因为能够证明华夏文明在历史上真正的辉煌与历史,一直都被视为远胜金银玉器的珍贵文物。
但是文化与历史过多的篡改缺失,也给后世的历史研究人员带来了极大困难。】
朱棣愤怒道:
“所以《永乐大典》缺失严重,是这些蛮夷有意为之!?
他娘的,也就是不能过去宰了它们,否则朕早就带兵过去屠尽了这些该死的畜牲!”
【公元1708年,康熙废了其二子胤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