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他们协调呢,一道自己两人撂挑子不管,别苏誉下去,就是他赵隆泰亲自下去蹲点,也没有啥成绩。
实话,他对苏誉抱着很大的期望,不希望苏誉成为谁家的一张牌,而是真心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帮助屯子里的老百姓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想到这里,李副镇长认真地道:“下面的老百姓已经穷困了很久,如果真有人能够给他们指出一条致富之路,那将是大的好事,我会毫不犹豫地举双手赞成。”
完这些话后,李副镇长看了看赵隆泰和马祥栋,意味深长地继续道:“不得不承认,苏非常优秀,能够来到我们这里工作,我感到非常高兴。可是,我担心有些人只是空喊口号,却没有实际的行动。如果是这样的话,即使派谁来主持振兴办都是徒劳无功的,还不如随便派个人来敷衍了事算了,也不要打击一个大好青年的积极性啊!”
这话摆明了自己这帮人不务正业,拉人头充数字误人子弟吗。不过态度还是很明确,只要苏誉干,至少这两个人不会扯后腿,甚至还会全力以赴支持。其实,赵隆泰试探的目的也达到了,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于是,他开口道:“我也表个态,这次是一个扶贫攻坚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争取两年之内让胡杨镇老百姓的生活更上一层楼。如果在苏誉的领导下,胡杨镇的老百姓的收入能翻一翻,只要有大的变化,向好的方向发展,我就向县上打报告,提升他为副镇长,全面领导扶贫攻坚工作。”
听到这里,全场出现了嗡嗡声,本来低头不语的干部都抬起了头,眼睛里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这一切都被赵隆泰看在眼里,心里冷笑一声,接着道:“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首先,我们要给振兴办配够人手,部门抽两个人出来,直接划给振兴办,交给苏誉领导。其次,划拨十万块钱专项经费,由振兴办独立使用,任何部门不能挪用。第三,镇里一共有三辆轿车,两辆三轮摩托车,给他们一辆轿车和两辆摩托车。”
到这里,他看了看李副镇长又看了看唐副镇长,最后把眼光落在苏誉的脸上。微笑的问道:“苏誉同志,你看这样行吗?”
苏誉一边听着,一边心里琢磨着;反正自己单身一人,走到哪儿都不受欢迎,就算是不死不活地熬资历,还不如豁出去拼一把。要是成功了,自己就能提前当上领导,要是失败了,就拎包走人,回学校继续深造,从此和仕途拜拜,父母的冤情再另想办法解决。
听到赵书记问自己话,苏誉刚要回答。就听到身后有人嚷嚷:“书记,这可不公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