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时间内,必然是严党和太子之间,你死我活的争斗。
而不论是太子一脉,又或者是严党一脉,布政使之下的所有官员,都已做好准备了。
可是好端端的,朝廷忽然处理了景王一脉的人,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尤其是太子一脉的官员,更是为此而连连向各自的上官表达不满,希望上官可以请求太子,停止无端招惹新的朝堂政敌的行为!
因为在他们看来,太子此举,无异于是走了一步昏招。
一个严党就已经够难缠的了,这个时候无端招惹进王府,这完全没有必要嘛!
要知道自从他当上太子,诸王可是都被安排去了封地,原本互相各自为政,彼此争斗的诸王关系,陡然间就变成了盟友。
当然,是某种程度上的盟友!
比方说,在针对太子这个未来新皇上,诸王可是非常团结的。
这个时候,招惹景王府,很有可能会招致其他诸王的不满和忌惮。
从而迫使他们团结起来!
一旦诸王和严党联合,迫使他们反抗,那么恐怕到时候太子之位都会不保。
若是太子殿下被废的话,那他们这些投靠太子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这不是要他们的老命吗?
因此,这些官员心里能舒服,那才怪了。
果然,很多官员的担心是对的,真就是怕什么来什么了。
嘉靖一千八百一十年,诸王开始发动朝堂关系,无数中下层,乃至于布政使一级的官员,开始接连爆出问题。
之后,朝堂之上严党也乘此机会发力。
然后,官场之上彻底乱了!
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地方上就会有一批官员被处理,严重的其背后家族都因此遭到牵连,统统被废除了本命。
这一次,被处理的官员,终于从六部、布政使一级,向下延伸了。
不过就算是从嘉靖一千五百零一年,第一个六部级高官被处理开始到现在,整整三百多年过去了,对于那些底层百姓和修士来说,这些事情始终与他们无关。
因为每次有官员被处理,这其中的时间跨度都很大,不是几十年,就是上百年,才会处理一个官员。
对他们来说,顶多就是这些官员级别太高从而引发热议,之后便该干什么干什么。
再者说,朝廷官员任免,也不过是常态,他们可没有闲工夫去思考背后的深意。
从嘉靖一千五百零一年开始,物价就开始不断的上涨,虽然很多底层修士,每个月赚取的灵源也越来越多,可是消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