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志。身处逆境,心志不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静待时至,再展宏图。”
“自幼饱读诗书,阅尽诸贤。太公垂钓渭水,子牙八十遇文王;韩信受胯下之辱。天地逆旅,诸贤为我而歌,以雪为镜,砥砺前行。”
“雪落无声,心潮澎湃。此番经历,尚不能损吾志之万一!”
“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必将重返庙堂,再掌国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展吾宏图,不枉吾此生所学,亦不负吾平生所愿。”
“夫雪中之梅,愈寒愈香;风中之竹,愈压愈直……吾亦如是!”
“父亲!”听着父亲徐阶这一番慷锵有力的自述,徐璠浑身一震,继而快步跟上。
……
嘉靖五十二年正月初四。
五军都督赤着上身,负荆请罪,嘉靖玉熙宫召见了五军都督,之后五军都督离去,没有人知道嘉靖跟五军都督说了什么。
嘉靖五十二年,正月初五,朝中迎来巨变。
兵部尚书李承武被贬辽东,担任副将。吏部尚书王景明,被贬为庶人。
吏部侍郎陈国忠,作为王景明的得力助手,任人唯亲,霍乱朝纲,斩首示众。
礼部尚书赵崇礼,被指通敌,流放。
礼部侍郎周文远,被视为赵崇礼的同党,同样被流放。
兵部侍郎黄文杰,因李承武一案受牵连,被发配边疆。
刑部尚书徐正直,因贪污受贿,判处死刑。
刑部侍郎宋安邦,因徐正直一案受牵连,被贬为庶民。工部侍郎孙建业,作为朱兴国的副手,流放。
督察院左都御史张廷瑞,结党营私,意图颠覆朝廷,抄家灭族。
大理寺卿李维清,包庇罪犯,滥用职权,削职为民,于家中自裁。
通政使司,通政使赵文轩,泄露机密,以大明杂报官商勾结,罗织罪名,霍乱天下,抄家,本人被流放至辽东。
翰林院,翰林院掌院学士杨守诚,撰写文章诽谤朝政,贬为庶民,禁止再入仕途。
钦天监,监正,方天一失职,官降三级。
六部尚书,除了工部、户部并未被处理,其他空悬的职位,暂由没有参与此次党争的那一批中立者顶上。
……
时间匆匆。
来到了嘉靖五十二年,二月初九。
朝廷科举正式开始!
关于朝堂巨变引发的轩然大波,很快被人遗忘,天下百姓的目光都放在了科举上。
……
嘉靖五十二年,九月初一,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