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很有默契的开始撰写法案。
说实话,斗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黄霸,还能在有目的性放水的霍光那儿捡到便宜。
论写文书,整个大司农府衙那些人合起来,都不是霍光的一合之敌。
黄霸看霍光写法案,都感觉自己在看的不是法案,而是艺术。
各种事情,本来是有目的有原因有需要达成的结果的。
霍光总是能把不是那么适合写出来的目的和需要达成的结果给隐藏掉,然后写上正大光明的理由和原因。
或是通过描述,把同一件事情,不好的事情,写的非常好。
比如,朝廷希望扬州本地人能比现在搬过去的东瓯人多读两年书,达到本地人占据统治地位,能多生点孩子,平衡人口比例。
霍光就把这条写成了,希望地方上能够保护东欧人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古老的工艺技术,鼓励当地人在读书的同时也能继承这些技术,所以允许其少读两年书。
黄霸不由得感叹,这些词儿都是谁发明的你说。
怎么这么牛批。
霍光的优点就是,什么东西到了他耳朵里,他就能变成自己的。
这些都是霍海说过的,但霍海不一定会在这个地方用出来,但霍光总是能把适合的东西安排在适合的地方。
法案越是推进,黄霸就越是知道,自己跟霍光斗,就跟蚍蜉撼树一样。
自己看树在动,还以为是自己的威势,就算是风吹,自己好歹有点用。
但实际上,就是纯风吹,自己就是个多余的。
自己之所以那么看重自己,觉得自己有功,是因为自己的视角太小了,才看得见自己这个蚍蜉。
在霍光这样的人物眼中,压根看不见任何蚍蜉,霍光甚至在寻找风,和风一起摇摆,一起律动,一起适应,在这天地间日子还长着呢。
这边的文书制定。
那边,北方的终局之战也要来临了。
十六年前,一名青年一举攻破龙城,成为整个历史上第三名将的成就。
却因为自己的侄儿疯狂崛起,两颗太阳在一起,就显得没那么耀眼了。
于是韩白卫霍的说法也逐渐有了多种多样的版本。
十六年后,青年已经褪去了当年的稚嫩,不再手持钢剑,而是抓着一把鞭子,遥看远处龙城。
当初,无意之中找到龙城后,卫青发了疯一样的进攻,最终攻破龙城。
留下了大汉在匈奴的第一场胜仗。
此时卫青早就不心急了。
六年前卫青就有机会完成自己年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