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发明出的技术,一直没有材料,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技术都已经过时了,都还没找到适合的材料。
比如特斯拉汽轮机结构。
而在现在的大汉,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科技研究集中在长安。
长安城百分之九十九的顶级科技技术研究聚集在皇家研究院,各种理论技术和前沿技术至少也有六成到七成在皇家研究院。
这种情况下,真的很难试验出电灯材料。
因为特别容易走偏路。
有时候,实验到了某种材料,结果发现点亮时间挺长的。
以为找到了答案。
但其实,有可能这种材料就是这一族材料中点亮电灯最久的,一下就带偏了整个研究风向,导致全体跑偏。
而这种材料,在研究院数不胜数。
从木焦油被蒸馏分成了几种材料,开启了化工工业时代后,目前通过石油煤炭制造的化工产品霍海都不知道有多少,其中有明确功效已经在市场上正常使用的化工品,都已经有二百多种了。
包括给手术刀消毒的那些,已经都革新了两三代了。
所以,材料多了,反而对这种需要穷举法实验的发明,是一种折磨。
但是,电力设施在整个研究院,依旧还是铺开了。
所有的实验员,既是实验员,又是实验员。
每个人既然有自己的实验要做,也要成为整个电力体系的实验员。
霍海有一段时间没来研究院了。
现在的研究院,人口大量扩充,已经是第三代们作为主要动力了。
当初霍海带出来的第二代大多数本身就是工人,是半路出家,学习新学,技术转换,他们研究有好有坏,好处是他们本身富有经验,并且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所以研究天马行空,有时候有很多离谱的研究,但,其中一部分真成了。
而第三代不一样,他们接受过长时间的新学培养,进行过长时间的工学培养,接受过第二代灌输的经验。
所以他们做起实验来,没有了那种天马行空,但稳扎稳打。
整个研究院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霍海刚刚进入研究院区域,马车就被拦停了。
霍海从窗户往外看了一眼,看到是熟悉的研究员:“你小子想干嘛?”
霍海还以为他有什么问题需要问。
结果那小子跟蒋不疑叨叨了啥。
蒋不疑回头跟霍海说:“大司农,他们请您下车,要不坐蒸汽车进去,要不坐有轨电车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