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长安城工资最高的一批人,又和皇帝亲近,又是前沿科技企业员工,又是经济支柱企业的员工。
这两三年过去,当初没有结婚的那些矿工,现在大多都娶了长安媳妇儿。
再说当初那几万矿工中的骨干们,今年已经开始往各地煤矿去当中层领导甚至高层领导了。
而且,当初里面年轻的矿工,赶上了学习的潮流,这一次春闱报考的多达万人!
这群人就算是考不上,也不会继续当矿工了。
三年下来,他们薪水加上各种矿上福利,加上奖励,人均至少收获十二万大钱,多的人收入上二十万,这种积蓄,加上他们站在时代前沿,在长安现在做什么生意都能做。
如今这批矿工已经不再是什么流民什么匈奴了。
这批人是煤矿人。
而现在,这个政治信号落在了富商们身上,并且意味比之前更浓郁了。
不过今天这一次,并不只是为了庆祝,也是为了公开募资。
这一次修建从长安到洛阳的铁路,如果要在短时间修成,起码要调集百万工人。
这百万工人的工价可不低!
三千一个月,算下来,一个月需要三十亿大钱。
如果修建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亿大钱。
这还没算上炸药的钱,钢铁的钱,枕木的钱,还有水泥钱。
这个项目具体做下来,投资巨大。
霍海抵达股票交易中心的时候,卫青已经先到了。
其实从三月开始,匈奴已经在劫难逃,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了。
但是,卫青是大将军,是以稳重出名的,在他看来,匈奴还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舍弃单于庭,直接大军在秋末南下,一举攻打到河东甚至下黄河入关中。
虽然这种可能性在别人看来根本没有任何可能。
但是卫青依旧坚持坐镇北境到深秋,还力主蚕食了三万人口。
到了深秋,卫青也没有直接回归长安,而是巡视了整个北境。
虽然北方沿着秦长城山下的几个城市之间已经修建了水泥路,但是毕竟是冬天,卫青这场开创举性质的冬天巡视居然了两个月。
进入深冬腊月,卫青才开始回程,回程的卫青并没有和霍海一样乘坐铁路快速南下,而是去了北方挖的一条漕运通道。
这条漕运通道,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它和黄河南北走向哪一段一样,但是从海拔平均的位置经过,最后从汾河入黄河,也就是说,这条漕运通道等于是黄河的一部分,在黄河身上绕了个弯儿。
虽然只能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