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
说起来,南越国和大汉,在百年前,都是秦国的故土。
大家吃的喝的,都是一样的。
过了百年,依旧还是那个味道。
老人们本来已经不想着小时候的事情了,毕竟他们都没去过所谓的家乡,他们就生在番禺,生在这座本来叫任嚣城的城市里。
但是,老年人就容易怀旧。
吃到了阔别几十年的味道,又想起了几十年前的老人们。
老人们对自己很好。
如今自己也老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那还不是别人呢,是自己的爷爷奶奶。
老人们就絮叨了起来。
爷爷奶奶们说过的故土的事情。
可是,爷爷奶奶们说的是战国,说的是秦国的事情。
而他们生来时就没有了秦国,所以记忆中,那是大汉的事情,是大汉的风貌。
于是啊,他们就絮叨起了大汉的事情。
更年轻一辈也是听着。
有好奇,也有不解。
一千个大汉人自己去宣传,也不如一个他们自己的老人宣传有用。
这个情况,当然引起了南越朝堂的注意。
赵婴齐也是有点后悔了。
不应该允许他们随便做生意的。
他们只是开了点餐馆,就搞出这种局面?
但是,这只是个开始。
过来的大船越来越多。
大船不是空手而来,大船在海上撒网,拖鱼。
此时,海洋根本没有任何捕捞,里面属于满载情况。
拖网随便一拖,什么鱼都有。
这些鱼,拖到番禺,全部便宜卖。
番禺地处南方,气候湿热,哪怕是这个季节了,依旧没有多冷。
在番禺,食物极度容易腐烂,所以养成了这里喜欢吃新鲜的东西的习惯。
而现在,出海打渔捞上来的是活的,但是小船太慢,回来鱼都死了。
而轮船很快,回来时,鱼还是活的。
鲜活的鱼,一条大的上百斤,小的五六斤,绝大部分都是十几斤一条的,这种一条十几斤的,才卖一两个大钱!
要知道番禺一斤肉价格比长安低不到哪儿去!
这特么还吃什么肉啊!
番禺全城的人都来买鱼了。
安国少季这个大汉使臣亲自在港口接待普通百姓,告诉他们,以后也有的卖,这些鱼一直会卖。
就算买的人多了,价格涨起来了,也不会涨太多。
这番禺的天气,再不冷,也是有点冷下来了。
但是番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