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还更早出名,当初修建渭河大桥时,罗建就在文武百官面前露脸了,丞相李蔡还亲自上书称赞罗建,说‘钢筋水泥是建筑的栋梁,而罗建是大汉的栋梁’。日后陛下把建筑这一块单独列出来时,哪个位置就是个给罗建准备的。”
“你呢?”
项绪,才是茂陵四义士之首。
但说实话,经过了又一年之后,项绪的地位反而成了最低的了。
不过这一年,项绪守在大本营,既没有跟着霍海去出征,也没有进入具体项目去实施,真就没有立功的机会。
但是,项绪就像萧何一样,才是功勋榜榜一成员。
甚至榜二都轮不上韩信樊哙彭越他们,而是同样在后勤方面下功夫的曹参。
为什么?
实际上,真正打赢项羽的不是刘邦,不是韩信,不是彭越,不是樊哙,不是张良,而是萧何。
当然,从史书上记载来看,的确,是他们在和项羽正面对抗,最后项羽败了,要算功劳是他们的功劳。
但是,项羽每战必胜,而刘邦这边连战连败,最后一直赢的项羽却打到人越来越少粮越来越少,而刘邦那边越打越多。
是凭空变出来的?
是萧何啊!
也正因为楚霸王是冷兵器史上,最能打那个,是个人勇武和带兵结合的最好的一个,才让后来人知道了后勤是多重要萧何是多重要。
换个对手来,以萧何搞出的经济规模,三两下就给对手灭了,全显在战将身上了,就显不出萧何的厉害了。
到时候曹参周勃都得排到他前面去。
不过幸好对手是楚霸王,才显出了萧何。
但,天下现在哪有楚霸王?
日后别人提到茂陵四义士,只会说,皇甫华、周建、樊胚真厉害,项绪?凑数的。
实际上,项绪才是这个团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不过,霍海又不追求皇图霸业,不需要天天带个稳定器在身边。
“这一次安洛铁路,由你担任总经理,兼任董事长。”
项绪瞪眼。
霍海继续:“不只是兼任董事长不只是担任总经理,你还要把铁路管理方面的事情吃透。”
“你记住,五年内,你就是大汉铁路大臣,与廷尉等高,十年内,你就是大汉交通大臣,和丞相齐平。”
十年后,项绪也就是三十五六岁而已。
霍海这么说可不是瞎说的。
首先第一点,目前的安神铁路,从长安到同关,从同关到神木,之间那么多调度,那么多安排,是谁在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