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担风险。
一旦霍去病无了,那自己和霍光,又跟历史上的走向一样了。
除非……自己亲自去当将军从东打到西。
这还不累死个人?
霍海当然要把李家排除在外。
霍海:“陛下,臣研究的东西,足够改变战争的形式,只需要看一眼,大家就知道臣所言非虚了。”
“等研究成果出来,臣认为,只需要一万兵马,兵分两路,就能解决并州冀州百姓受到的威胁。”
此话一出,群臣面面相觑,然后哈哈大笑。
好家伙,一万兵马,还兵分两路?
您这是外行话说的内行都笑了啊。
在场的除了年纪小的,其他大部分都是当过武将的,都很清楚战争是怎么回事。
这话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霍海:“可如果我说的是真的,一次北上的开支是多少?到时候,我们准备一次大战的钱粮又能干多少事儿?”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刘彻也是沉思了起来。
如果是真的。
那自己准备打匈奴一次的钱粮,岂不是能扫平帝国四境?!
霍海:“只需要一个月后,就能见到新式武器的厉害,当然了,计划中的新式武器不止一件,只是一个月后就能见到第一件的厉害了。”
“要真正的形成战斗力,少则一年,多则几年。”
刘彻:“百年大汉都等了,一年有什么等不得的?”
“别说一年,只要能稳赢,等五年十年又如何?”
相比于击败匈奴,让李家做选择只是小事儿。
刘彻马上就把李家抛在一边了。
对比起彻底战胜匈奴,李家算得了什么?
如果战胜匈奴,那河西走廊本身就没那么强的意义了,那李家在陇西死皮赖脸的赖着就赖着呗,慢慢分解掉就行了,就不用急着马上处理了。
刘彻思索了一下:“时间差不多了,先吃早饭,吃完之后,讨论下一个议程。”
说这个话的时候,刘彻话里有话。
所有大臣都明白,马上开始,就要讨论煤钢的事情了,如果这一次没争取到,那后面就没可能了。
这个事情,比明年的战事还重要。
不过也有大臣在想,大清早的吃什么饭,早饭是什么饭?
等已经习惯了三餐制的其他官员科普,他们才知道,长安现在已经流行一天吃三顿了,吃两顿已经不能满足给身体提供强大的动能来干事儿了,长安现在繁华,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每天要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