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的将士中,有没有那种学文断字速度奇快的语言天才。”
“那种短时间能学会多种其他同袍口音的也算。”
霍去病:“这种人不多,百中无一,不过我手底下将士多,这样的能选出几百个来。”
一百个中是选不出一个,但是两百人中能选一个的话,十万人中就能选五百个了。
霍海:“那就全抽出来,我要让他们教那几个外国人学雅言,还有让他们学那几个国度的语言。”
霍去病皱眉:“拿下匈奴之前,恐怕没时间理会他们?而且不拿下匈奴我们也很难接触到他们。”
一个两个外邦人往东走,匈奴人可以放他们过关,一群外邦人去大汉,或者一群大汉的人出关往西走,匈奴人一定会阻止。
要知道从楼兰到大宛可都是匈奴人掌控范围内。
西域诸国现如今已经处在两大帝国夹缝之中了,局势更加紧张,更难通过了。
霍海:“未雨绸缪。”
其实霍海有很多原因,军事恐怕还很靠后。
但一句未雨绸缪,立刻让霍去病上心了。
的确,未雨绸缪。
霍去病:“行,你要有本事能说服他们跟你干,那军中的人你随便抽。”
目前的将士有三种,卫戍役。
其中卫就是中央军戍就是戍边,而役就是在当地原地服役。
根据大汉的规定,所有男人都必须服役,每人每年至少要服役三天,或者钱可以找人代替。
这种是一种全民皆兵的预备方法,目前还没有过要全民皆兵的危机。
而其他两种就属于终身制了。
包括良家子主动投军,包括卫戍,都是一进去就是终身。
这个制度有好有坏,好处是职业军人战斗力就是比新人强,哪怕身体远不如年轻人,但经验毕竟在那儿。
但也有坏处,那就是队伍老化。
其实最好的状态是,军人自愿能从十六岁干到三十五岁。或者大概这个区间,而三十五之后能愿意离开。
但,没人能做到这件事情。
三十五岁的人,从十几岁开始,一直到这年纪,几乎等于一辈子都在吃皇粮,除了当兵拿刀什么都不会,怎么离开?
所以,霍海真有本事能劝说将士们离开军中出来跟他干,不只是他愿意,刘彻更愿意。
一个将士一年要多少俸禄?将士子女也得全额补贴,将士家的军嫂那也是半额补贴。这销,真不是开玩笑的。
霍海:“未来教育产业是块不断膨胀的超级大肉饼啊,他们会愿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