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讲的是矿上的匈奴人如何如何和新来的难民流民和谐相处。
因为二老板下了命令,不允许专门腾空房间给流民住,而必须把流民分散到每个房间,所以实际上矿上几乎全部形成了三比一的局面。
也就是,三个流民,和一个匈奴人。
准确的说,一个房间是十五个流民,和五个匈奴人。
不过这都不重要,因为二老板说了,以后一个房间就是二十个工人了,在新的房子建立起来之前,都这样住。以后新的房子修起来后,还是五个人一间,比例大概和现在保持的一样。
流民们虽然是汉人,身高体重都比匈奴工人厉害一点,但毕竟是饿着肚子这么久过来的,寄人篱下,所以没人闹事。
而匈奴人也不是傻子,你现在去欺负人家没吃饱饭的,等他们吃饱饭了,你不找揍吗?
所以双方十分融洽,没有一方主动挑事儿。
因为流民刚来,要吃的没吃的,要穿的没穿的,身上也脏兮兮的。
所以矿上还涌现出了不少好人好事,比如有些匈奴工人把自己买来的好吃的,存着准备给儿子女儿带回去的肉干,给了新来的饿肚子的流民。
还有帮他们提水烧水洗澡的。
带他们熟悉工作的。
还有个十来岁的流民仗着年轻火气壮,下河洗澡。
要知道虽然河水没冰封,但岸边其实已经结冰了。
这看起来壮,实际上赶路这么久,吃的又不好,睡的也不好,刚刚才被接到补充了一下体力的小伙子,真的火力壮吗?
一下河,就腿抽筋了,差点没死在河里。
一个匈奴工人看到,二话不说跳进河里救人,给救上来,自己还冻热病了。
唐焦一边吃着馒头,一边讲着:“三老板司马公还专门在开大会的时候讲了这件事情,把救人的工人摇杰洛评为了助人为乐好人好事先进代表人物。”
唐焦的老婆惊讶:“还评奖了啊?”
唐焦的老婆对于匈奴人的印象都是听唐焦讲的。
以前觉得匈奴人肯定都跟狼似的,一时之间改不过来了。
而唐焦小声:“其实二公子私下给我们说了,要让匈奴人听话,就得给他们讲道德,他们要是不学会道德,那就算现在没事,以后也会闹事甚至造反。”
“可如果有了道德,他们就跟我们一样了,甚至现在整个大汉的道德水平都还不行,还得学。”
“所以二老板才吩咐三老板一定要多树立道德典范,要让大家以做好事为荣。”
“这话你可不要出去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