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关键问题就在于问题的关键
天兵入朝大胜的消息很快传遍朝鲜北方。
大明的春风又回来了!
仿佛数十年前从倭寇手里拯救朝鲜,这一次大明爸爸又像“超人”一般杀进朝鲜,为好大儿驱逐暴虐的蛮族。
朝鲜在满是“精明精儒”的公论氛围下,愿为鞑虏效力的不说是贪婪恋权的小人,也可以说是道德败坏的恶徒。
朝奸为讨好鞑虏,也为自己敛财,不惜大肆压榨民力,将上下四民尽皆得罪。
此时鞑虏初战失利,“背嵬军”猛男正挟大胜之威南下。
大量亲虏派官员只有狐假虎威的捞钱胆子,哪敢硬碰硬血战厮杀,更舍不得把捞来的油水散给军队!
秉持着弱鸡打不过猛士的想法,亲虏派官员纷纷携带细软逃往汉城,一时间北方各地出现大量官位空缺。
那些静观局势变换的亲明派儒士也不傻。
直到亲虏派彻底逃出城池,他们才集结私兵高喊着“驱逐鞑虏”杀出,兵不血刃夺取地方城乡。
他们一面代理地方政务,以“驱逐鞑虏”的名义征收钱粮布匹,一面组织兵员与世子会合。
姜尚贤也是“举兵反虏”的一员。
他借宴会的名义邀来平壤一众“亲虏”官员,旋即摔杯为号,唤出百名刀斧手把这些朝奸全部斩杀,一举夺下平壤防务。
可是夺取城池并未使他紧皱的眉头舒缓,反而变得愈发忧愁——
他深知明军的战力又重回数十年前,不然也不可能夺回辽东千里山河,但是武夫军纪败坏是常识,明军的军纪更是坏上加坏。
在文人眼里,丘八们都是戴着金箍的妖怪,一旦没了文人的管束就会变成杀人恶魔。
大明不计前嫌,派兵拯救朝鲜,让姜尚贤很高兴,说明父母国并未忘记朝鲜,可惜明军恶劣的军纪,他很不喜欢。
平壤府经过朝奸的摧残,已是怨声载道,遍地难民。
要不是他打开府库赈济百姓,恐怕还没赶走鞑虏,就要爆发饥民暴动。
可怜的平壤之地再也经不起第二次折磨。
于是他决定紧闭城门,不让明军进城驻扎。
不过他决心刚下达没几日,就瞧见以明军为主导的大军南下,数万大军在视野尽头若隐若现。
这支大军既有整齐划一的明军,也有相对孱弱的朝鲜正军,甚至是一些装备简陋、身穿素布白衣的贵族私兵。
然而大军打起的旗帜却让姜尚贤泛起了嘀咕。
镶黑旗他倒是略有耳闻,朝鲜正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