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没有上升的渠道。
不对。
这个问题是一定会出现的,这是我们的机会啊。”
李丽质的眼中亮起了光,洛君成也放慢了筷子听李丽质说,“现在这些士人可能已经很愤怒了,但还对朝廷心存希望,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就算是父皇在世也解决不了。
官位就那么多,不可能为了让士人们不闹事,就全给官做,那朝廷用不了多久就要崩了。
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将那些人吸引到我秦国来呢,我秦国是一张白纸,这里有足够让他们驰骋的空间。
人才就是力量啊。”
洛君成听罢后,微微皱眉,而后缓缓道:“大唐内部权贵把持官职,我秦国内部也是这样,甚至比大唐更加严重,这如何是好?”
李丽质却立刻摇头,郑重道:“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唐的疆域虽然比我秦国大,但其中纵横交错的利益集团太多了,而且大唐内部是个不能扩张的盘子,有多少官职都已经被算死。
但我秦国不一样,虽然现在权贵把持权力很严重,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因为有能力的士人少,我秦国人少,人少天才就少,须知自古以来寒士战胜高门都是依靠数量优势,进而在质量上形成碾压之势。
现在束缚我秦国发展速度的就是官吏太少,阻碍了我秦国对新征服的土地进行编户齐民,没有编户齐民,就难以收税,只能包税,就不能精细的控制,就难以说那是我秦国的领土。
如果我秦国多五千、一万士人,我秦国所控制的人口就能够翻一倍,如果有十万士人,那我秦国在吞并整个平原之前,都不会担心缺少管理的官吏,而且能用最快的速度去汉化当地的土著,改变他们的语言,修正他们的文化。”
李丽质的声音铿锵有力,人在做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时,就是如此,在这方面李丽质可谓是专家了,洛君成知道李丽质这绝对不会是临时起意,恐怕之前就已经想过这些事,只不过今天恰好遇到自己讲中原这件事,于是将比较完善的想法说出来而已。
“夫人你说的很有道理,但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你先写一个具体的章程出来,到时候在御前会议的时候,将这件事说与秦王,这件事必须要有秦王的命令,才能够在王国中推行。”
李丽质点点头,“不过这件事一旦传开,王国中的贵族有可能会不满,要想好怎么预防这件事。”
虽然常说人从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实际上,人还是会从历史上吸引经验的。
前人的经验一代代积累下来,这就是留给后人的宝贵智慧,很多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