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他对李承乾的亏欠,同样也是洛苏的要求,用各种手段往边疆移民,改变人口比例。
这些年中原各州县的监牢都比较空,就是因为基本上都被迁徙到了边疆。
这便是洛苏的策略“番民内迁向南,汉民外迁向北”,即把归顺大唐的北境番民迁徙到西南,把中原的汉民往边境迁徙。
这不是大规模的迁徙,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燕王守北到现在,漠北已经迁徙过去了大约二十万人,形成了大量汉人游牧武装集团。
有的汉人武装集团已经强势到,需要李恪给予官职笼络的地步,可以说发展的极快。
少数汉人过去会被同化,但大量汉人抱团过去,就会相互改变。
就算日后必然变成游牧,但那也是懂得圣贤经典和知晓出身的游牧,不过如同过去那些年一样被同化。
李承乾深深跪倒在地上啜泣着,“儿子日后不能在父亲身边侍奉,不能为母亲祭奠,是儿子不孝,儿子希望能够带走母亲的神位,日日祭祀。”
提起长孙皇后,李世民也想要流下泪,再次摸摸他的头,不住道:“好孩子,朕马上就让人制作灵位。”
这父慈子孝的一幕,让殿中群臣都感觉很是复杂,过去父子间时常冲突,结果现在太子之位废黜的日子,竟然真的让人感受到了父子之情,这般可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天家亲情,真难。
“君成。”
李世民从感伤中抽出神来,语气有些复杂的呼唤着洛君成的名字。
洛君成从坐席上站起,肃然走到殿中,一丝不苟,拱手躬身,“臣在。”
“你生在武德元年,是朕的外甥,又娶了朕的长乐,是朕的女婿,你贞观十一年加冠,父母都早逝,继承了周郡王的爵位,到底是孤零零的,朕是你最亲的长辈之一,所以特意去府上给你赐字。
朕这些年没有给你升官,是想着日后等承乾继位,你自然不缺这些,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定明白这些,却没想到,世事无常,等不到那一日了。”
大朝会上,李世民如同寻常人家一般细细说着,洛君成已经匍匐在地上,动情道:“舅舅的恩情,外甥没齿难忘。”
李世民走到他身前,感慨道:“你这个孩子,朕很是了解,和你的父亲很像,重情重义,朕是真不舍得让你离开长安,还有朕的长乐,她那么娇弱的女子,孩子才两岁,日后到了那蛮荒之地,朕怎么能放心呢?
但朕知道,当国师说让承乾出镇的时候,朕就知道,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你也一定会跟着承乾离开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