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战报,以及李恪对草原诸部的处理,都让李世民很是欣喜。
他朗声笑道:“中原之兵不动,而边患自解,分封之术,的确是镇压叛乱的不二自选啊。”
这一刻,李世民开分封的心,到达了巅峰。
————
在过去的几千年中,草原上从不曾有一个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民族,哪个部落强盛,哪一个部落的名字就会成为族群的名字。
国师洛苏注意到了这一点,燕王李恪背负着改变这种现状的使命前往草原,他在漠北的政治成果是极其惊人的。
在天可汗的基础上,李恪重新构建了政治制度,最关键的是,向草原注入了一种称之为核心的文化,这是过去几千年所不曾达成的,草原的整合从这里开始真正启航。——《唐帝国兴衰史》
第920章死亡之语
在洛苏提出天可汗国际体系内部诸国不得相互攻伐的时候,李世民曾经询问过他一个问题,“国师,如果大唐需要主动挑起战争该怎么办,这样制定规则,是不是会限制大唐?”
洛苏是这样回答他的,“君王用恩德来感化臣民,用严酷的刑罚来迫使臣民畏惧,希望这样能够让臣民永远忠诚,但依旧会有人想要造反。
因为这就是人,大多数的人,当然也包括天子你的那些兄弟和儿子,都是一群贪婪、愚蠢、短视、不知所谓、自大自傲的人。
你以为你拥有强大的实力,别人就会畏惧你,你以为所有人都会有自知之明,但那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谜一样的自信,会做出让你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
冬突厥不必多言,实力的确是强大,和大唐属于二虎相争,发生战争很正常。
但你看吧。
那个西燕国,很快就会仅仅因为距离大唐偏远,而敢于挑衅大唐。
更偏远的大国,那个控制进出西域路口的高昌,现在和大唐的关系好,但很快就会因为庞大的商业利益而骄狂起来。
不要说那些胡人,西燕和高昌,都是汉人建立的国家,都是如此,更不要说本就深谙弱肉强食的胡人国家,薛延陀,大肆吞并冬突厥的部落和草场,以后必定是个祸害。”
洛苏论断让李世民深有同感,说道:“国师所说的真是金玉良言啊。
朕一直都在想,中原和西域国家的关系,是不是永远都不可能一直友善,因为西域太远了。
高昌距离大唐有七千里,其中有两千里的荒漠,足以让任何坐井观天的人,产生骄狂。
不要说西域,哪怕是在中原,也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