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岂虚言乎?
百姓受难若此,吾亲目历历,不拔利刃,不除恶贼,安敢以仁义立于天下之间哉?”
帝语慨然,诸将群臣皆奋然冲冠,又告士卒,各持兵刃,引黄氏出府,云有强弓,一箭毙之,又破族府,妇孺皆留,有罪皆杀,三日乃终。
黄氏族灭,随从族灭者六,皆有大恶,血腥屠戮,国中一时震惊。
稍倾,国中父老百姓箪食壶浆慰劳,有壮士越三县而一夜至,泣泪跪于军前言称以命还恩。
济南国中寇,亦有率众归于帝者,国中有士人奔帝,曰:“使君仁义,吾等敬服,愿为门下吏。”
军中喧嚣,至郡国名士拜见乃止,帝收郡国子弟、亡命盗匪,以作锻炼,合众两万,号为“青州”。
三月,帝移师而南。——《季汉书·宣烈本纪》
第650章洛楚
话说自赵云一箭射杀黄氏家主,刘备军攻灭了黄氏以及六个附属家族后,济南国以及周围的郡县人心情势就为之一变。
刘备忙着处理后续时,从洛阳城中离开的洛氏子,经过连日行军,到了大河南岸。
冀州通常被称作河北,就是因为当初划分区划就是以大河为界。
在邦周时期,洛国和卫国都在河北地,两国相邻不远,后来洛国攘夷大有作为,东扩成了横跨大河的国度,但洛国首都一直都在河北地。
昭城使团每次前往洛阳都是经过河内郡过河,现在同样从河内郡回昭城。
随着时间推移,大河之水渐渐不如一千年前清澈,但因为秦朝没来得及大范围砍伐山林,先汉时期注重保护水土,没有大范围的修建宫室,所以大河一直都比较清澈。
直到后汉时期关中渐渐废弃加上环境改变才有所变化,但大河现在还只是略带浑浊,并没有彻底的泛黄。
一行洛氏子中最年小的洛楚,在大河边突然勒马,望着眼前水声滔滔,浪花四溅,永不停止东奔而去的河流,突然向洛枢说道:“二伯父,侄儿就不回昭城了。
貂蝉姑姑被送往昭城,还有蔡氏贵女在,想来是有好事将近了。
若是哪位伯父或者叔父娶亲,便往英侯国去信一封,侄儿定备上大礼回昭城祝贺。”
洛枢一愣问道:“阿楚,你还未曾加冠,没有必要回英侯国啊。
况且这世道纷乱,你一个孩子独行,让我怎么放心。
若是妹妹知道我让你一人离开,祭祖回昭城后怪罪我怎么办?”
洛楚闻言洒然笑着,他是那种特别明媚阳光的长相,总是让人心中暖洋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