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但经过这一番说和,在天下之间却流传着他忠孝两全、顾全大局、立志兴汉的名声。
刘秀的异军突起使起义军进军关中的愿望突然落空,这些没有根据地的流民武装的缺陷暴露一空。
刘秀连续的和义军组织会战,熟练的使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双方之间杀的血肉纷飞,刘秀的势力受损,但是义军同样是连遭重创,最大的三支起义军都被他打得伤筋动骨。
刘秀在这过程中,已经爵升列侯。
但是一个谁都没想到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候到来了,眼见起义军被刘秀不断重创,诸侯王联军竟然坐不住了,直接越过了虎牢关,进攻刘秀。
刘氏诸侯王竟然和起义军联合起来,进攻一个刘氏宗亲!
这谁能想得到?
而且朝廷认为经过重创的农民军已经不能再构成威胁,同样要求刘秀进攻诸侯王军,朝廷将诸侯王联军斥责为“叛逆”。
不过对朝廷来说,诸侯王联军和农民军倒的确是没有什么区别,这两拨人进了长安,从皇太后他们开始,王莽他们恐怕没几个人能活下来。
刘秀自然是不会奉诏的,他直接向长安写下了一封信,“如今贼寇虽然有所疲态,但贼寇宛如火星,这混乱的天下就是干柴,若是放任,很快就会重新燃起熊熊大火。
朝廷与诸侯王之间应该通力合作。
朝廷应该撤销新政中有关于土地的部分,使天下的豪杰能够安稳的为朝廷效力。”
这一番话几乎称得上是政治表态,刘秀忐忑不安的等待着长安的消息,这是他为天下的局面选择的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他对大汉朝境况的最后努力。
他已经敏锐的察觉到,随着农民军渐渐走向衰微,他的军中同样开始有异样的心思,那些先前支持自己的豪强,从思想上倒向了诸侯王军。
这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信号,朝廷武力强大,但是关东豪强合力是胜过关中的,这双方的大战,一定异常的激烈,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才会结束。
如果朝廷愿意妥协,他就能从中斡旋朝廷和豪强之间的关系,既而平定诸侯王之乱。
刘秀匆匆回到城中,急声问道:“圣旨在何处?”
等到阴丽华将圣旨送来,刘秀连忙打开一看,顿时天晕地旋,王莽厉声呵斥了他,说他一个战将,只要听从朝廷之命征战即可,朝廷大政岂是他可以谈论的!
刘秀从中却看出了无限的对于刘氏宗亲的不信任,朝廷这是怀疑他的用心了。
圣旨的消息很快就散播了出去,加盟刘秀的豪强见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