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是恰当的。”
“夺去他诸夏天子的尊号,只留下大汉皇帝的名号,不能进入祖宗的神庙,不能使用皇帝的陵寝,用头发覆住他的面来下葬,戾皇帝,就以此昭告天下。”
一字字一句句,一位位诸侯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声音,轻描淡写之间就将刘旦的身后名定了下来,没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一个死人的事,不算是大事。
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最关键的是,谁来做皇帝?
刘旦诸子直接被排除掉了,全部被废为庶民,甚至就连一个列侯都没有。
而且还要发配的远远的,岭南,西域,辽东,总之不能留在中原,更不要说继位。
他们的政治身份是极其的不合格,若是让刘旦的儿子登上了皇位,政治报复几乎是必然的。
不是每个君王都像周召王那么大度,况且周召王以洛文公为父,和周厉王的感情并不深。
刘旦的儿子不被踩在最底下,靖难诸侯将会寝食难安!
“此次随我等起事的诸侯王似乎……”
同袍之情最为深厚,有人试探着说道。
这话刚出就被打断,“不可,皇帝应当从孝武皇帝支系中选择,此次起事诸侯,血缘略远,若非孝鼎皇帝无子,戾帝子嗣不多,甚至有除国之危,不可为帝。”
诸侯王的流封建制度,理论上比列侯的更可怕,完全依据血缘关系而得国,除国,只有立下功劳,得到皇帝信任,或者担任宗正这种官职,才能显赫下去。
不过实操之中倒也没那么可怕,毕竟一个皇帝生不出全国的诸侯王来,还是有不少远支宗室的。
但在选帝上,血缘太远,这一句话就相当于直接判了死刑。
况且起事的诸侯之中,除了元从诸勋外,就是孝武新贵实力最强,不选择孝武支系是绝对不行的。
“孝鼎皇帝昔年崩殂,最终是选择了兄终弟及,如今戾帝死,或许可以再次兄终弟及?
如今十五年过去,孝武皇帝的诸位皇子都正值壮年,可以为君。”
兄终弟及。
诸侯一下子沉默起来,昔年因为一句国赖长君,有三位皇子直接失去了继位资格,如今倒是回来了。
“诸君,我以为不妥啊。
皇帝之位,重于泰山,昔年就是一句国赖长君,最后将社稷交到了戾帝的手中,结果导致天下流离,社稷几乎倾覆。
这天下再也经不起折腾了,这天下再也承受不了一个戾帝了。
我们要慎重啊!
要仔细的考虑君王的品德和性格,要爱民,要听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