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是很意外,万事万物都有一个规律,除非碰到叫门战神那种,否则衰落总是缓缓而来的,家族和皇室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多年结下的政治互信,不可能突然就消失了。
“但确实在变差,刘氏皇帝的综合素质在下降,双方之间的互信在降低,可能会遭遇不测,不过家族无所畏惧。”
大多数忠臣的下场取决于皇帝,很多人称颂李世民不杀功臣,就是因为不杀功臣的皇帝不多,同样,愿意给臣子善终的皇帝也不多。
因为奸臣不愿意给皇帝背锅,皇帝就只能选择忠臣来背锅了,我们通常将皇帝的这种品质称之为,刻薄寡恩。
很多人将刻薄寡恩列为优秀皇帝的品质,并且时常用汉景帝来举例,这其实有些倒果为因。
汉景帝是因为本身政治能力就优秀,他的刻薄寡恩并不是优点,这种只会造成离心离德的特质,怎么可能是优秀品质?
崇祯皇帝也刻薄寡恩,疯狂甩锅,大明朝的文官确实坑,但是忠臣也是不少的,里面给他做事的人很多,结果出了事转过头就被他坑死。
崇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他连个找背锅的人都找不到,临死之前,只能无能狂怒,留下一句“文臣皆可杀”。
估计大臣们很委屈,给你做事的都被你自己收拾了,现在没人给你背锅你还委屈上了。
“家族无所畏惧!”
众人齐声道,话语中满是坚定,洛氏最不怕的是阴谋诡计,最担心的是正大光明,天子终究是天子,除非洛氏愿意打碎政治规则,否则面对天子天然就处于不利的局面。
“刘氏宗亲对家族的态度不算好。”
洛氏子嗤笑道:“刘氏宗亲对家族的态度一向不好,他们总是在试图证明自己是最尊贵的。”
皇族对于自己是第一家族似乎有一种执念,李世民排氏族志将李排在第一,宋代编百家姓,同样将赵放在第一,现在刘氏同样如此,但是人心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邦周之中,姬姜最贵,姬姜之中,洛吕最贵,这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习惯,吕氏主支被灭,声望遭遇了重大打击,但是洛氏不同,绝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百年皇族所能够撼动的。
强权可以改变人的言语,但是却不能改变人的思想,纵然表面上人们将刘放在洛前,但是实际上就连皇帝心里也清楚真正的排序。
这就是刘氏皇族对洛氏不满的根源所在,听起来有些滑稽,但时人的价值观就是如此不同。
“刘氏宗亲的态度既重要又不重要,他们的力量很强,但是太虚,即便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