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思绪之中走出,洛景上前行礼,“臣景拜见吾皇,陛下万安,陛下万福。”
刘彻强行克制住内心的种种想法向着洛景还礼。
这是刘彻第一次正式召见洛景。
按照洛辰为君臣之间制定的礼制,秉持着臣拜君,君亦拜臣的理念,君主为三公九卿这样的高官授予官职,以及册封万户侯时,有一套相当平等的礼仪,称之为“大礼”。
这套礼仪的根本是表达,皇帝是请这些贤才来管理国家的。
洛景当然是万户侯,而且还是九卿,他虽然不是刘彻所册封的,但第一次召见,就如同册封,所以洛景行了大礼,刘彻一愣才反应过来,同样向洛景行大礼。
君臣之间这一拜,就有昔年列国争相求贤之时的景象了。
————
及孝武为皇帝,孝文旧臣皆惴惴,独景泰然若故。
孝文时,景常留宫禁,晨暮之分,但有所谒皆洞开,及孝武,侍者以此谓上,言不妥。
上曰:“东阿者,先帝之亲,朕叔也,宜悉如旧制,宫中府中无以禁之。”
景之盛隆,由此可观。——《史记·东阿侯世家》
第372章求新求变
洛景在望着刘彻,刘彻同样在望着洛景。
刘彻是个自信心爆棚的人,他在做梁王的时候就锐意进取,敢于做事,所以刘恒一旦开始考虑换太子,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其他人,直接就将他召回了长安。
刘彻望着洛景眉间的圣痕开口道:“圣痕一向被世人认为是洛氏天生高贵的象征,似乎洛氏的兴盛就是因为圣痕的庇佑。
但在朕看来,这是何等的荒谬的言论啊。
真正让洛氏高贵的,难道不是代代出贤能之人?
难道不是洛氏所坚持的高尚的德行和出众的能力吗?
洛氏兴盛千年之久,难道仅仅是凭借素王的血缘吗?
朕以为不是这样的。
上古时的天、地、泰三皇何等的尊贵,他们的直系后裔现在又在何方呢?
高皇帝受命于天,刘氏得到了天命,于是有了如此天下之主的尊贵地位。
洛氏在大汉显贵,是因为昭公为高皇帝加冕,英侯为高皇帝佐翼,洛文王救高皇后、孝惠皇帝于水火之中,又在先帝朝摄政天下,这难道是因为素王的庇佑吗?
如今天下由朕秉持,洛氏有您在朝中辅佐朕,想必是能够继续富贵了。”
洛景闻言笑了起来,觉得皇帝的这番话很是有趣,他沉吟一番回道:“陛下天资英断,有识人用人之能,只可惜臣年老身朽,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