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刘恒主动要求的。
————
“道德是珍贵而又容易破碎的东西,它的建立需要整个社会的持之以恒,它的破坏却只需要一念即可。”
笔者无限的认同这句话,政治底线与原则同样如此,整个周王朝的从治到乱的过程,就是一个政治底线与原则不断被打破的历史,笔者研究历史时就关注到,在战乱时期,只有以洛氏名义主持的会盟,才具有较为长久的效力。
在那个礼崩乐坏,国与国信义不存的时代,“洛氏守信义”是一条深深埋藏的潜规则,洛氏始终坚守着最后的底线。
东阿侯洛新的还政是汉王朝时期极具历史意义的事件,它长时间的影响着整个汉初的政治逻辑,提高了整个汉王朝初中期的政治底线和政治互信,整个诸夏世界仿佛从春秋战国无数的弑君血案之中恢复了过来。——《汉王朝兴衰史》
第335章一人加冠一人薨
长乐宫。
宫中处处皆是飘扬的绸带,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今日便是刘恒的加冠礼,同时也是他亲政的第一天。
太后张嫣、洛新、大长公主刘乐,这些皇帝刘恒最亲近的人都围在他的身边。
加冠对任何男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更不要说一个皇帝,但这实际上又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通常能够来参加的都是男子的亲朋。
不过因为刘恒的加冠礼还带着国家大政权力的转移,所以洛新召集了整个长安城的重臣以及朝官。
在长乐宫的主殿,来自各地的诸侯王使者,甚至直接就是王太子亲自前来,至于诸家彻侯更是一个不缺,整个天下所有的权贵人家都聚集在这里,祝贺皇帝加冠,恭祝他们新的主宰。
“先祖的神灵在天上,祝愿您的子孙享光明。”
“神灵赐予大光明,祝愿您的子孙万万年。”
群臣齐声颂唱着赞美君王的诗歌,数百名乐师一起拨动,大殿之中响彻恢弘之音。
在周围宫人的哼唱衬托之下,刘恒同样颂唱着,“君王赐予大光明,诸臣的子嗣受福泽,川流的大河会枯竭,巍峨的高山会崩塌,君臣的誓言万万年,永远不变化。”
铛铛铛!
钟声,鼎声,弦声,乐声,宛如交响乐一般,在大殿之中汇聚,这些声音仿佛在绕着大殿廊柱旋转,又仿佛腾空到穹顶之上,置身其中,仿佛身处另外一个世界。
如此数遍,才算是结束。
洛新来到刘恒的身边,以摄政的身份来为刘恒加冠,洛新的身份有点类似于现代的监护人,现在加冠的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