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的情况,反过来治您的罪吗?”
刘沉闻言洒然一笑,底气很足的说道:“两位兄弟实在是着相了,大丞相天纵之才,执掌社稷数十年,这天下难道有事情能够瞒得住他吗?
为兄所说的,是大丞相想要听到的。
且看吧,为兄这一次为大丞相冲锋陷阵,我们三兄弟的命运就要发生改变了。”
改变来的是如此之快,一阵风吹过长安城,拂过皇宫的屋檐瓦片和红墙,似乎一夜之间,洛新和淮南王三子的对话就传遍了长安。
乃至于关中!
乃至于天下!
一道诏令从禁中发出,久久坐在长安城的洛新向着整个天下再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淮南薨,遣子入朝,陛见帝廷,新望之,欣然,谓左右曰:“此宗家俊彦,可为藩篱,吾当用之。”
又闻淮南有孝顺事,问之,衡山曰:“臣父慈爱甚也,薨时尤念小人生计,臣听之,念之,侍之,不足称孝,不足道哉。”
新曰:“圣朝以孝治天下,宗家之内有此彰显,吾掌大政,不赏不足以定人心!”——《汉书·东阿侯世家》
第322章惊
“禀仁宗孝惠皇帝遗诏,代皇行事,摄政大丞相诏:
淮南王薨逝,乃宗家之大不幸,帝甚痛惜。
吾召见淮南王诸子,都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却流落山东,不能为朝廷所用。
淮南王临终之前所悲叹的,就是庶子不能得到朝廷的恩典,没有安身立命之地。
朝廷忧,淮南王亦忧。
吾思及民间百姓家有余财,纵然所分不同,但依旧是各有所得,又思及太子虽然承袭皇位,但诸皇子都能封王。
由此观之,无论上下,贵贱,贫富,父母之爱子,皆是如此。
淮南王这样的宗家长辈,让他带着遗憾而薨逝,不是孝顺子嗣应当做的。
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却不去弥补,是有错误的。
吾不禁要问,身为大汉最尊贵的诸侯王,上不与皇室同行,下不如百姓仁孝,这难道是应该的吗?
兄长贵为大王,锦衣玉食,出入成行,诸兄弟却卑微寒酸,如此这般,兄友弟恭难道不是笑话一般吗?
人生在世上,德行在先,才能在后,宗家乃是国之柱石,若是德行不堪,难道不是国家的灾难吗?
吾受孝惠皇帝遗诏摄天下事,实在是忧虑啊。
吾深思,昔年齐王吕城自降为公,高皇帝以齐地郡县,大封吕氏十三彻侯,直到如今,吕氏诸彻侯亲如一家,未生龃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