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争之世为了招贤纳士同样如此,君臣之间并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孟子的学说还能够大行其道。
山东诸国的国君虽然发自本能的不喜欢,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是从秦王朝开始,一直到现在,这种君臣之间的尊重基本上快要消失了。现在皇帝只对三公九卿这些重臣还有尊重,往后的事情就只有往后才知道了。
洛新皱了皱眉头,决定找个时间和洛辰说一下这件事,在为吕雉初步献策之后,洛辰暂时将精力放在了面见诸子百家上。
随着洛新的车驾离开长安城,整座长安城顿时活跃起来,无数珍贵的宝物向着未央宫涌了过去。
洛新终于走了,该是我们讨好太后的时候了。
至于洛辰和洛亦,这两人虽然也是洛氏子,吕雉同样对这两人有着极高的信任,但所有人都知道,完全不一样。
以吕雉的年纪,以皇帝的性格,起码要统治大汉十几年,这不讨好一波,实在是不明智。
这些长安城的纷纷扰扰和现在的洛新已经暂时没有什么关系了。
以他的身份前往岭南国自然是大队人马随行,吕雉派了三百禁卫随行,再加上使团人数,大概有五百人,洛陵派了两百停驻在昭城的敢战士。
昭公有大量的私兵,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朝廷针对这件事情的策略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洛陵的威慑实在是有点大,只要不大量装备甲胄就可以,若是知道戒指中还有甲胄恐怕就要炸了。
这支队伍的规模之庞大甚至超过了前往西域的洛二,规格也是极高,足见对岭南国之行的重视。
使团一路顺着水路而走,速度还是很快的,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一些禁卫都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晕船生病很厉害,即便有医师的看顾,还是有不少人只能暂时留在过往的郡国之中。
除了这些小插曲,主要的时间就耗费在路上,这一路上洛新当然没有闲着,一直都在收集各个诸侯王国的情况,为之后施政做准备。
……
岭南国。
岭南王赵佗在王宫之中来回踱步,神情之间满是焦急和忧虑,从长安送来消息,说丞相洛新要出使岭南国他就一直非常不安。
殿中群臣一言不发,国相眼见这种情况便问道:“大王,您为何如此的焦虑呢?还请说出来,让群臣为您排忧解难。”
赵佗紧紧皱着眉头,叹息道:“唉,寡人的心思不是能说与众卿听的。”
国相却并没有放弃,躬身拜道:“大王,您是忧虑大汉丞相的到来吗?
岭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