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起,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高贡献者亦或者有贡献者,或者无贡献者,全部打散,重新进行整编。
最终,以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四五十人的百余支队伍。
那些高贡献者,耿煊也趁着这次机会,按照他们与各支队伍的“适配度”,编入不同的队伍中。
以后,在进行新的编组之前,各支队伍就要这么固定下来。
日常训练,生活作息,都会一起。
不过,在常规对战的情况下,洪铨、蒋弘毅等人还是会将高贡献者按住,给其他人更多挣贡献的机会。
这一规则,被洪铨当着所有战兵的面明确提了出来。
除了那些高贡献者本人感到遗憾,并有些小小的不满,其他人对此都是欢迎的。
这一规则,很顺利的就推行了下去。
……
诸事理顺之后,耿煊再一次当起了甩手掌柜。
将具体的调度、指挥等事务,交给了以蒋弘毅、洪铨两人为首,几名“临战堂”副堂主为辅的一群人,让他们群策群力。
与此同时,巨熊帮驻地整体向前迁移,更加临近交战一线,将清源集居民后移到现在的巨熊帮驻地之内,则在冯煜、戚明诚等人的协作下快速推进。
耿煊本人,则在终于清净之后,先后消耗二十点,和八十点红运。
分别将“点兵术”从小成提升到大成,“相心术”则由大师晋入宗师之境。
这两项秘术,寻常时候消化吸收起来,速度缓慢。
可只要有足够的实践,消化的速度就会非常快速。
对规模将近五千人的新老战兵,再一次进行整编。
原本小成之境的“点兵术”,其中包含的种种知识、经验、心得,以极快的速度被他消化吸收,迅速夯实此术在小成之境的根基。
“相心术”同样如此,不仅仪式下半场将近两千人成为了他实践此术的经验。
在重新整编分组之时,其余两三千战兵,同样是他实践此术的经验。
当他完成分组,大师境的“相心术”自然被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再次向前一步,晋入宗师境界的“相心术”,在“由表及里,由面及心”这些察言观色的能力上,并没有明显提升,因为这样的能力,在大师层次基本就已经到顶。
变化最大的,是对他人内心“色彩感受”的能力,变得更加敏锐,也能够捕捉到更加繁复微妙的“色彩变化”,并以此在心中较为清晰的还原出一人内心情绪念头的变化波动。
大师境的“色彩感受”还只是一种又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