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家武馆基本上每家只有三大真传。
主要分为继承衣钵,日后扛招牌的“大弟子”。
这个看自家儿子是否成材、争气,不行再选外人。
就比如徐老头家的徐氏医馆,除非以后修哥儿实在是不争气,不然的话,这个医馆的继承人还是他。
孝敬钱财,结交人脉的“二弟子”。
撑门面,最能打的“三弟子”。
三大亲传各有分工:
大弟子坐馆当家,视师如父;二弟子出钱资助,擦亮招牌;三弟子主要是应付拜贴的各路练家子。
用前世电影《师父》里面的台词来说,就是里子,面子和传承。
简单来说,大弟子选择多看品性,毕竟要给师父养老送终,还得帮衬后代子侄。
二弟子看家世,必须是富户。三弟子是看练武的本事。
这要是算起来,钟林要是能去武馆的话,当个三弟子最好,可惜这两个武馆三弟子都已经有了,钟林来晚了。
整个黑山县的上进之路无非是“甘做打手”,“卖身为奴”,“亲传弟子”这三条路,可惜没一个适合钟林的。
徐老头脸色一暗,重重的叹息一声,千言万语最后也变得沉默。
“好了,徐老头,别为我担心了,我的实力你是了解的,我也不会将自己逼入险境。”钟林笑着说道。
“哎!你自知就好。”
“哈哈,肯定自知,我对我这条小命还是很爱惜的,你现在回去收拾一下吧!今天晚上就搬过来,我可不想明天早上去给你买棺材。”
钟林哈哈大笑,出言调侃。
徐老头也被气的吹胡子瞪眼,怒骂一声转身离开钟林的院子。
当天晚上,徐老头祖孙三口就搬了过来,家里的各种物资,药材也趁着夜色被钟林一股脑的打包带了过来。
前几日地窖就已经挖好了,里面撒上了石灰和驱虫的药,各种生活物资也全部藏在了里面。
但凡有任何的风吹草动几个人便直接藏进去,凭借里面的物资生活个过把月是没问题的。
钟林更是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块大型的岗岩,千斤重的那种,到时候用这块石头把洞口一盖,除非是天生神力或者是锻骨完成的七品以上武者,不然没人打的开,不过这两种人也不会跑到这平平无奇的小院子中来。
完美。
火苗跳跃,昏黄色的暖色调光芒如同霞光一般晕染开来。
今天的晚饭是平菇炒鸡蛋,莲藕排骨汤,炒四季豆,炒豆芽。
当许老夫人把最后一道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