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围场是清朝最大的皇家猎苑,在热河行宫以北,峰峦叠嶂,溪流密布,绿草如茵,是极好的狩猎之地。
其实,历史上的清朝皇帝喜欢围猎是有背景的,都知道满人也是属于游牧民族,在入关前就有强悍的战斗力,而其中的八旗子弟更是彪悍和精锐。
但在大清入关之后,随着这个疆域的逐步稳定,战争也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也使得旗人的战斗能力开始迅速下降。
所以,康熙就想着利用这个围猎的机会来锻炼旗人的骑射和作战能力,于康熙二十年时设立了这木兰围场。
而木兰秋弥的围猎行动,其实和打仗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
比如他们这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从京城出发之后,一路的安排要如何布置,包括京城奏报的接收和批复,队伍的前锋和断后,各类物资的供应,以及到达围场之后,由谁来负责外围,谁来负责内围等等,这和打仗时的行军安排很是相似,也都是需要各部门密切来配合的。
这也是清朝皇帝喜欢围猎的重要原因,也是让皇子皇孙从小就参与围猎的重要原因。
目的就是要从中去锻炼他们的体魄、胆量和骑射的技能,以及彼此协同配合的能力。
这样整体看下来,所谓的木兰秋狝就相当于一场全国八旗兵军事训练的典范和比武竞技的场合。
所以,这一路上,胤祺自是不得闲的,他们这一众随行皇子都被康熙安排到各大营中,各司其职,也算是变相地锻炼了他们实战能力。
至于安清等一众女眷嘛,则被安排在队伍中间,一路乘坐着马车缓慢地跟着大部队而行。
这个‘缓慢’则是和她上次从科尔沁嫁过来时相比的,当然,那时候的送嫁队伍和现下这大部队那可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当初安清从科尔沁来时行车速度也不算太快,大概用了十来天,这次她问了胤祺,保守估计也要二十来天吧。
毕竟,康熙出巡到一处时,若有需要还要接见地方官员或处理政务。
再说了,出于对皇帝出行的安全问题和皇家颜面的考虑,马车的速度也不宜过快。
安清对此也表示接受良好,路途中慢慢地行驶,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也不错,而且跟着康熙出行,自然是也不会受罪的。
要知道从京城到木兰围场的路上,为了解决沿途的吃、住问题,就修建了20多座行宫,其中后世熟知的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防止路途中无聊,安清也是提前做了充足出游准备,首先,果干瓜子牛肉干等零食自是不能少的,其次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