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香小香进学堂时,可以先把南南送进小小班,然后自己上课,放学再去领回来。
以后其他需要带弟弟妹妹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寄存,不影响自己的学业。
合香上完一年学,勉强可以识完《三字经》等四本书,也会一些简单数学,算是顺利毕业。
她到徐家村整整一年半,现在年纪十四岁,可以学着制药了,于是每天跟着巧云去药坊上工。
晖哥虽然有谭氏照顾,但江枝没有把孩子留在四水堂,也交了钱送到小小班来,还让谭氏在旁边陪着,平时帮李二嫂的忙。
学堂里孩子多,晖哥在这里待着,比彩霞妮妮走后,独自待在四水堂的天井里好。
孩子在这里玩累了要睡觉,谭氏再抱回来四水堂就是。
谭氏是个勤快人,以前养成习惯,每天不敢闲,不是擦墙就是扫地,就跟陀螺一样,把两家人的家务都干了。
现在带着孩子出来玩,她也可以跟外面的人聊聊天闲坐一会。
如今李老实不在村里,牵牛就接手往返村里山上的活,平时在村里的时间也多起来。
大柱身体渐渐好了,只要小满爷和牵牛在山上,春凤就下山在村里住几晚陪孩子。
因为现在七岁的妮妮已经不好管了,跑得快,手也快,动不动就跟人打架,还跟那些大孩子在官道上去骑马。
小满奶天天提心吊胆,江枝也不越俎代庖,只要春凤必须自己管教女儿。
农历三月,又是育苗的季节,麦冬重新种下,早茬苞米的苗已经一尺多高。
水稻育苗又开始了。
村里做秧苗园,山上也在做秧苗园。
江枝的水稻杂交育种一直都在进行中,只是天旱那一年停过。
徐大柱在梯田平整出一平米大小的面积,已经用温水浸泡得吐出白点,也就是芽胚的稻种均匀撒在泥土里,再盖上薄薄一层土。
之前两年试种看不出太大效果,只感觉苗壮,徐大柱打算再试试这杂交种,反正也要种地。
因为江枝把驱蚊液的配方交给霍家药行生产,自然也包含蒸馏精华液的技术。
蒸馏技术本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东西,平时酒坊烤酒就用上的。
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那时候四川就出了好酒剑南春,那就是烧酒。
都说世上最贵的纸就是窗户纸,得花重金才能捅破,这稀松平常的方法也让霍家付出真金白银。
霍家产品卖得越好,江枝也能有更多分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