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的曹驿丞也来了。
这不奇怪,都是老熟人。
可其他镇的亭长不知道怎么得到消息,带着明年春天才来学习的里正们村长也来了。
一个镇来七八个,五个镇就是三四十人,再加上梨花镇的十几个商绅,这一下呼啦啦一大群。
江枝看得脸都绿了,自己准备好的宴席都不够坐这一群人坐的。
不光是这些人,在县衙当差的向德金和吴洪茂,连同几个曾经在徐家村医棚养伤的伤兵们也来了。
这一下可不得了,客人快赶上徐家村的主人多,别说有凳子坐,就连新修的两套房子都站满。
这些人的到来,不光是江枝没有想到,其他人都没有想到。
在县衙得到周王嘉奖的事,江枝只给小满爷他们说过,并没有在村里宣传。
村里人只知道官府要制药,现在每天都有大车队送各种草药到村里仓库和青泉湾,徐根生和二瑞小满天天忙着收货入库。
客人涌现而来,把村里徐长明他们都惊住了。
江婶子只是贺房,怎么来了这么多人,不光是有宋亭长张军头他们,还有很多陌生人?
可此时不能光诧异,还得帮忙待客,每家都把所有能坐的凳子全部搬出来。
梨花镇老宋带着几个亭长,后面再跟着十几个消息灵通的里正在村里溜达,对着各家土房指指点点。
农家修土墙房不稀罕,可这连成一片、成色一致的十几二十套房就有些别致了。
每户人家房前都有一条小道通向院子。
而那间修在田地中间的蚊香作坊,更是吸引人的目光。
此时田地里的苞米和水稻都已经收割,四下光溜溜的。
简陋的草棚子像一只孤傲的脱毛斗鸡,亮着几根长腿站在空旷的田地间。
在得知这并不是某一家的产业,也不是某一族独占而是村里共有,每个村民闲暇时间就可以挣钱时,顿时啧啧称奇,再丑的样子都可爱起来。
这哪里是草棚子,这明明就是养了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了。
村里接待不了这么多人,江枝只能安排老宋他们去驿站,那里有驿站食堂,因为要接待来去官员,所有桌碗都是齐全的。
一部分人留在村里让秦氏她们接待。
梨花镇上,王小菊背着大筐子,匆匆忙忙买菜买肉买鱼,这些都是临时添加的,只能有什么买什么。
在她旁边是石猴子等几个孩子跑腿,碗筷这些东西在杂货铺能买到,孩子们一咕噜买回来。
街边上,王老大神情复杂的看自己妹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