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灰头土脸打连枷的人里面,身穿靛蓝衣裙的秦氏格外醒目。
从县城回来她就一直穿着这身衣服,晚上洗白天穿,走在村里昂首挺胸,就好像一只骄傲的蓝孔雀。
不远处李老实也没有偷闲,一只手摇着风车,一手拨着仓斗里的麦粒。
好像是让麦灰呛着了,时不时就要扭头在肩膀上蹭鼻子,趁机往旁边瞟上几眼。
第328章端阳节
二瑞终究是农家孩子,干起农活,他也就很快把悲伤放到一边去,或者压在心底了。
打完麦,就需要赶紧耕田插秧。
小黄牛已经被绳索木棒驯服,二瑞也学会怎么跟牛沟通。
木犁在水田里来回走动,哗啦啦的泥水溅起来,人和牛都被汗水泥巴糊得湿透。
一直到暮色降临,村里各家冒起炊烟,耕田的人才收犁回家。
这些天在村里干活,二瑞会去徐根有家吃饭,晚上就住在李老实这里。
虽然是农忙,夏秀才的夜校依然有课,今天讲的就是“端午”。
只不过夏秀才没有提屈原,而是说各地端午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系五彩线挂香囊、贴五毒、画额、喝雄黄酒、采药、挂艾虎、躲午、吃鸭蛋。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再加上夏秀才本来就博学多才,说起这些风土人情也是面面俱到。
此时的人没有其他学习途径,能听到这些新事物真是难得。
小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里满是对知识的惊奇和渴望。
忙累一天的成人也聚在这里,一边听得有趣,一边手中不闲,搓绳子、打草鞋、编竹篓。
小满现在没有干农活,他白天在药坊制药,晚上也会进村来听课。
这时候听到端午节,于是找到二瑞,也问起“过节”的事来。
在巴郡,端午节又叫“端阳节”,而且还分小端阳和大端阳。
小端阳为农历五月五,大端阳为农历五月十五,过节真正要过的就是大端阳。
而且不吃粽子而是吃包子。
相传为诸葛亮“馒头祭沪水”,实际上是小麦新收,磨粉尝新,新女婿需要带上媳妇回娘家,给丈母娘送去当年新麦做的包子。
丈母娘家会回礼一把雨伞和一双鞋,表示女婿你以后无论天晴下雨都要常来。
雨伞也有庇护之意,望婆家照顾新媳妇。
除此之外也有吃咸鸭蛋和皮蛋,赛龙舟,挂香囊的习俗。
“二瑞哥,你要给巧云嫂子家送节吗?”小满问。
他已经知道小天和小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