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选拔女大夫入宫为医官,到时候这些都不成问题了!”
“谢父皇。”朱桢满意的给朱老板磕了一个。
胡充妃却有些蒙圈,我提过这种意见吗?难道是哪天说的醉话?可他是怎么听到的呢?
莫非他比我想的还要关心我?
虽然不知道这事儿怎么跟自己联系起来了,但她知道这是天大的好事啊!
她正为了帮不上她们大忙内疚的不行呢,这下好了,歪打正着了……
胡充妃也赶紧盈盈下拜,头一次柔声细气道:“臣妾替那些老姊妹,叩谢陛下隆恩!”
“哈哈好,爱妃快平身。”终于听到她自称‘臣妾’,知道‘冷宫事件’终于掀篇儿了。
朱元璋也十分高兴。
两个狗男女便拉着手絮絮叨叨说起话来,都忘了可怜的娃儿还跪着呢……
‘尼玛,早知道就不磕了……’膝盖跪的生疼,还被硬塞狗粮的楚王殿下糟心坏了。
第二十六章贵妃之死
朱元璋素来雷厉风行,第二天便下了上谕,命有司募集技艺高超的女大夫,由太医院选拔佼佼者。愿入宫者授予官身,不愿入宫者也可记入官册,以备召用。
然而那位可怜的孙贵妃,还没等到为她选拔的女医官入宫,便在一个冷冷的冰雨夜里香消玉殒了。
闻此噩耗,朱元璋伤心至极,难过的三天三夜睡不着觉。
跟达定妃这种妖艳贱货,胡充妃这路女汉子不一样,孙贵妃是正经的大家闺秀。
她不仅生得国色天香,品德也十分高尚,言行皆有礼法,如古代那些有名的贤女一般。作为后宫二把手,多年来她一直小心谨慎,协助马皇后将后宫打理的和和睦睦,井井有条。
朱元璋能不被后宫家事分神,集中精力处理国家大事,少不了她的一份功劳。
正是因为有她在,马皇后才能放心回老家为父母立庙迁坟。谁知她竟一病不起了,这才有了后来的乱子……
不夸张的说,她在朱元璋心里的分量,很重很重。
为了表达对孙贵妃的哀思,朱元璋亲自写了祭文,并决定给她一场盛大的丧礼。
然而国朝初定,许多典礼制度还是空白。之前还没有妃子薨逝,官员们都不知道该遵循哪朝哪代的丧礼。
朱元璋便命礼部斟酌古礼,草拟服丧制度,然后在朝堂上交由诸公议定。
他还特别召见了礼部尚书牛谅,命其参考最高规格来制定礼仪,务必要让孙贵妃极尽哀荣。
牛尚书面临第一个难题,就是孙贵妃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