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不见心不烦。
你如果每个都要处理,那就活的太累了。
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精力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
二来是因为到了光甲航天这个体量之后,我们应该要尽可能去做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
“校长,已经和光甲航天的林总沟通好了,陈总愿意抽出一天时间来江城大学给他的师弟师妹们演讲。
然后按照您的意思,和他们关于时间进行了商量,对于我们选在2月25号这天,他们觉得可以。
具体时间还能调整,您想的是把开学典礼和陈总回母校演讲并在一起,也算是给学生们一个难忘的开学典礼。
只是考虑到全校师生加在一起有接近六万人,无论是奥体操场还是体育馆都容纳不了这么多人.”
陈元光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第一时间,江城大学方就联系到林甲,表示希望邀请陈元光回母校搞个讲座。
陈元光答应之后,江大方面把这当成是百年级别的校庆在搞,活动方面肯定没有百年校庆那么丰富,但重视程度是丝毫不亚于百年校庆的。
毕竟陈元光属于江大培养出来的第一个诺奖得主,之前那只有燕大培养了屠呦呦这一个诺奖得主。
而从科研成就上来看,如果诺奖得主们也分等级的话,陈元光绝对能排到前列。
加上陈元光极少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因此这样的演讲非常难得。
对江大来说,问题在于,全校师生六万名,最大容量的体育馆也只能容纳八千人,谁去谁不去。
大家肯定都想去,问题是怎么安排都不妥。
最后江大方面拍板是,大一、研一和博士一年级的新生去参加开学典礼,其他学生安排在教学楼里看直播。
这种安排方式显然引起了大量不满。
凭什么新生能受到这样的优待。
“希望大家理解学校,毕竟光神来学校演讲,大家肯定都想去,无论怎么安排都会有人不满,考虑到新生们才来学校,需要时间适应,所以把机会留给他们。
其实去体育馆看和在教室里看是一样的,都只能听到声音,在教室里看投影还更清楚。在体育馆人又多又挤,角度不好的话正脸都看不到,真没在教室看来的爽。
我到时候也会陪着大家一起在教室里看。”辅导员们需要紧急安抚学生们。
只是这种安抚效果好像一般,安抚完台下学生们一片嘈杂,明显不信这套说辞。
高中生都以接茬插嘴为荣,更何况大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远不像中学生和老师那么等级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