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她对于陈元光想提醒她的事非常好奇。
“你先说是什么事。”林甲挑了挑眉。
陈元光说:“那就是别把这件事变成了一张入场券。
如果想把这件事发展起来,其实是很容易的。
那就是把一亿美元当成是门票,我们搞个类似泰山会、湖畔学院这样的组织,太空墓地是附赠的服务。
大家生前常往来,死后一起埋葬在月球上俯瞰地球。
门槛、逼格还是说凝聚力都很容易做到极致。
就叫月球商会。”
如果换成这样的搞法,那这门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销售难度都会大幅度下降。
大把的富豪愿意为陈元光组织的私人小圈子买单,哪怕这个代价是一亿美元。
“但千万别这么做。”陈元光说。
林甲听完后笑了笑:“当然不会,之前李超人的儿子来申海谈保险业务合作的时候,顺带来找了我就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大致意思和你说的差不多,就是一亿美元能不能有一些附加的服务,大家兴趣爱好类似,都是科技爱好者,然后能做到这个地步的企业家事业版图很大,多少能有可以合作的地方。
能不能由我们来经常组织大家走动。
除了没有一个名称外,和你说的没有两样。我可没答应。”
林甲觉得陈元光在这些事上的敏锐度大有长进,换之前得她提醒陈元光,现在没想到陈元光都主动提醒他了。
“你放心,在东大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很清楚。
这种敏感得不能再敏感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做。”
“元光,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在陈元光印象里,每次老赵亲自来找他都没啥好事。
这次居然说好消息,陈元光直接问:“什么好消息?别卖关子了。”
赵局长笑呵呵道:“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将会颁发给你。
而且是你独享。”
这还真没想到,陈元光知道瑞典早晚顶不住压力,会把诺奖给他。
毕竟诺奖不给他,损伤的是诺奖本身的公信力。
哪怕是西方战狼,或者印度战象,也不可能否认他在科学界和工业界做出的成就。
如果按照一个公平的原则,别说一枚,两枚都绰绰有余。
病毒大流行被终结的那一次,他也完全有资格和其他发明rna疫苗的科学家共享诺奖。
因此无论是诺奖颁奖前的各大媒体预测上,还是说诺奖委员会提名里,陈元光常年位于前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