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方面硬是要光甲航天派个外部董事来,说是大家都是申海企业,得多联系。
晶科能源的做法非常明智,这就好比台积电要和amsl搞好关系一样,你得讨好技术上游开发商。
更何况,光甲航天不仅仅是asml的角色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个技术综合体。
因为asml不卖设备给台积电,他们会饿死,而光甲航天不卖技术给光伏企业,他们还有商业航天能够提供现金流。
“这几年基本上前沿的钙钛矿电池技术每两年变一次,你跟上了,你能吃到超额利润,有利可图,能大赚。
因为生产线早早完成了折旧,良品率已经提高到了很成熟的地步,新技术出来之后,老的生产线就是在纯赚。
而新技术谁先把良品率提高,把故障率降下来,就能够吃到更多的蛋糕。
你老想着去做光伏产业,这是你能干的吗?
徐伯伯他们把跨界光伏视为扭转经营状况的救命稻草,先是投了2个亿建生产线,第一年营收三千万,亏了500万。
第二年营收1个多亿吧,然后又追投二期,二期1个亿,第三年营收不增反降,降了20个点,最后认栽离场,打包卖了3800万。
3个亿进去,3800万出来,还不算他们的亏损,亏损率最少也是90%。
你去干,也是差不多的下场,别老盯着成功的企业。”
类似案例在缅a不是少数。
所以在华国,某一行业赚钱的话,就会有大把的企业涌入。
光伏就是典型案例,华国企业几乎垄断全球市场之后,大家都开始搞,搞的所有人都没有利润。
因为陈元光的缘故,华国的光伏产业有钙钛矿电池加持下,也出现了类似局面。
刚开始,大家都能享受溢价,收益率从原本3个点,发展到7个点、8个点甚至更高。
结果一帮企业涌入这一赛道,产量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大家的收益率又重新回到3个点。
甚至还没有3个点,因为要交专利授权费给光甲航天,连3个点都没有。
产业升级和没升级没区别。
之前阿美利肯一直希望瑞士的光伏巨头梅耶博格搬去他们那,表示愿意提供巨额补贴。老美在2023年的时候搞了个总包3690亿美元的新能源技术补贴。
梅耶博格和阿美利肯眉来眼去就是瞄准着这个血包,试图通过老美回一大口血,华国同行们下手实在太狠。
后来华国的钙钛矿电池横空出世,技术更先进不说,价格还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