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把脸,常温超导技术算是初露锋芒。
林甲听完后大惊,她作为光甲航天实际上的管理者,从来没听说过内部有利用常温超导技术打造火箭的计划:
“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我们有哪个项目用到了常温超导技术?”
陈元光说:“em因为它太敏感了,所以研究全部都放在绵阳。
光甲航天内部有法兰西人,有霓虹人,有阿美利肯人,虽说大家都需要签保密协议,管理上也有各种保密措施,但放在光甲航天,即便做的再严密,也没办法做到百分百保密。
所以这个项目算是我代表光甲航天和华国航天局那边联手推进的,算是今年最重点的项目之一。
也正是因为此,所以我今年才没有放太多精力在光甲航天这边的空间站和可回收火箭上。
今年你应该就能够见到搭载利用等离子发动机的火箭发射。”
林甲可不是之前什么都不懂的小白,在光甲航天工作了这么多年,在申海交大接受过专业训练,可以说她对航天领域的了解不说多专业,起码的常识是绝对具备的。
“虽然我很不想说脏话,但我还是想说一句我艹!
等离子发动机,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等离子发动机并不是什么稀缺概念,很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在航天领域了。
包括像华国的空间站,就搭载了四个用氙气当推进剂的等离子发动机,用于保证轨道的精确入轨。
但过去等离子发动机能够提供的推力是非常小的,像华国空间站用的等离子推进器推力只有80毫牛,别说脱离地球重力,这个力最多能够把一张纸给吹起来。
大概就只有十分之一个鸡蛋的重力。
当前已经实用的离子发动机都非常小,基本上都属于辅助发动机,推力和加速度都很小,要使航天器达到预定的飞行速度,用时极其漫长。
因此你突然说要利用等离子发动机发射火箭,而且是大规模密集发射,使用目标是太空城市,以千为计量单位的发射任务要由搭载等离子发动机的火箭来完成,这之间的差距有点过于巨大了。
这差距就好比你儿子之前还在学小学数学,突然有一天跟伱说我刚刚参加博士入学考试考过了一样。
要不是说这话的是陈元光,林甲实在难以置信。
“没错,本来是不现实,但因为有了常温超导之后它变成了可能。
而且我们需要做到全回收。
火箭把东西送上去之后再回到地球,回收率超过90%,乐观估计它只会损失一个降落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