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
老大都在想方设法拖慢老二发展速度,而老二对于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们,却完全没有类似的战略,对于一些关键技术出口要多大方有多大方。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华国转让了很多技术给阿三,这里面不乏关键技术。
甚至每年都要和阿三举办技术转移、协同创新与投资大会,很多制造业相关技术都卖给了阿三。
陈元光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钙钛矿电池技术突破后,阿三以气候危机为由希望华国能够把技术免费转让给他们。
“气候友好型技术应被视为全球公共产品,应促进这些技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推动新技术以可负担的价格在发展中国家应用。”阿三在哥本哈根的气候相关会议上反复重申。
林甲和陈元光讲的时候满脸不屑,认为阿三哪来的脸,后来她又找陈元光聊起过这件事,意思之所以阿三觉得华国会转让技术,是因为华国在技术转让上丝毫没有戒备心。
所以会给阿三造成什么都可以商量的错觉。
回到燕京现场,陈元光回答后,大佬们都懂了。
陈元光接着说:“我这其实是阳谋。
阿美利肯的反应越激烈越好。”
大佬们一下子就来兴趣了,“元光,来你仔细说说看。”
陈元光说:“非常简单的逻辑。
大家都知道越高端的技术,利润越丰厚,发达国家们为什么能够靠很少的劳动时间享受到丰富的物质生活,高端技术的掌握是重要因素。
而一旦我们能够在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并且表现出愿意合作的态度,那么发达国家的企业是一定会来和我们合作的。
阿美利肯阻止没问题,他们阻止能让这些企业不赚这个铜板吗?显然不可能。
尼康和我们合作,少说每年也是几个亿美元的利润,阿美利肯不让他们干,他们就会不干吗?
哪怕尼康不和我们合作,那其他企业呢?这其中最精妙的点在于,前面合作的企业,因为受到限制而无法和我们继续合作,而后面和我们合作的企业,会主动把研发和制造都搬到华国来规避限制。
我们和尼康合作被阻止,下一次佳能和我们合作的时候,他们不会再想着把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和研发放在本土,而是会想着干脆全部都搬到华国来。
搬到华国之后,哪怕被限制了,他们也可以成立其他企业的方式继续和我们合作。
因此他们越是阻止,那么会有越多和我们合作的外国企业,把他们最关键最核心的研发制造都搬到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