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心脏的重量不到一公斤,即便加上包装也不会重到哪里去,一旦技术实现突破,从空间站生产然后带回地球的成本会远低于在地球生产。
陈元光说:“我们会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但是寄希望于它成为光甲航天空间站的核心盈利项目可能不太现实。
因为我们短期内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去到空间站的光甲航天工作人员也会以机械和电子方向专家为主。”
后面站起来的投资经理直接说,刚刚他们对话没有听懂,能不能解释一下。
陈元光把大致意思表达之后,一些没有做足够功课的投资人都惊呆了,空间站原来能做这么多事。
虽说陈元光对这些一旦突破,大笔赚钱的项目出奇地不感兴趣,一心就想搞太空采矿。
“光神,我想请问您个人对这个项目乐观吗?如果失败,后续是进行下一轮募资还是说自筹资金?”
陈元光说:“看情况,会考虑募资,但是失败一次,投资人的信任度肯定会下降,这是客观规律。
所以失败后再想融资,很难融到对应额度,如果没有融到对应额度的话,我会自筹资金的,我会考虑把光甲科技的股份拿去质押,甚至是直接卖掉。
对我来说,光甲航天的优先级肯定是第一位。”
“您自己这一轮打算投多少钱进去?”
陈元光说:“看募资情况,如果能凑够我不会投,不能的话,我会想办法。”
“您刚刚也提到,光甲航天这个项目对您来说优先级第一,也就是说最重要的项目,您自己不投,是因为对它的成功率有所怀疑吗?”
对方的提问相当犀利,直指关键,对于投资者来说,质疑创始人的动机再常见不过了,他们恨不得你把身家性命都赌上,认为只有这样你才会全力以赴。
陈元光也很直接:“如果我不相信这个项目的话,我就不会把新一代钙钛矿电池技术注入到这个主体里了。
钙钛矿电池技术是我的科研成果,而不是光甲航天的,这是价值千亿的技术,如果我不相信,那么这技术,我完全可以剥离出来,另外成立公司,把技术放在新公司里。
我并没有这么做。
之所以要尽可能多募资,是因为我的钱是最终的底牌,你在打牌的时候没见过谁先出底牌的吧?
等到项目募不到资金的时候,才轮到我出钱。”
陈元光的逻辑很清晰,说白了就是现在项目乐观,可以从市面上找人来融资,那我先从市面上融资,如果不乐观,在市面上融不到资,那我就自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