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的姿态给做了出来,这个时候谁要是缩回去当乌龟,那肯定是会引起极大的国内反对的。
陈敬云咬了咬牙当即道:“既然如此,那就让美国人看看蘑菇云的状况!”
陈敬云低估了美国人的决心,但是美国人更低估了陈敬云的决心!
陈敬云对于这种事一旦决定了,那就是果断比:“空军第第七战略航空军要做好准备,准备出动b19轰炸机对纽约外海进行一次核轰炸。”这个是基调,剩下的还有:“另外同时要做好全面准备,预防局势败坏,第七战略航空军务必要时间内把全部核投出去轰炸美国本土城市!”
这个是核方面的,当然还免不了常规部队的准备!
“此外三军全部一级战备状态,空军方面除了确保各大战区的制空权争夺以及常规轰炸的支援外,同时要加大北部以及南部方面的绝对防空圈,确保不让一架美国人的轰炸机进入我国本土领空,除了战斗机閗机部队的拦截外,第五航空军的地对空导部队也要加强戒备,同时我会让国内相关工业部门加快s1地对空导的生产量!”
s1地对空导,乃是中国研发服役的第一款地对空导,和中国现有服役或者研发中的其他导项目一样,s1地对空导项目同样出自于核工程。虽然说当年中国研制火箭的最大目的是作为核载具,但是后续的研发中已经大量利用现有的火箭技术研发战术性的导。
比如海军那边研发的反舰导以及空军研发的地对空导,在导方面的两大技术难关中,火箭技术对于中国来说不成什么问题,难点在于制导,至少目前中国海军还法解决反舰导的制导问题,但是空军研发的地对空导在这方面技术难度却是没有这么大,因为地面防空部队可以使用地面大型雷达直接照射高空目标,并通过计算机解析数据后直接引导导攻击目标,而导只需要装一个信号接收机就可以了,不用装上主动雷达照样能够用。
如此一来后,中国的s1地对空导在1943就开始试飞,在1944年中日战争期间定型正式服役,而且也紧急部署到了上海以及东北沈阳等地区,只不过那都是战争后期日本人连本土制空权都法确保,更加法派出轰炸机对中国本土进行轰炸了,所以到目前为止s1地对空导还是没有实战例子。
作为一款中程防空导,s1地对空导射高达到两万米,最大速度达到了两点二马赫,战术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攻击高空飞行的战略轰炸机、高速喷气式战斗机甚至道导等重要目标。
实际上地对空导也不算是中国特有的了,德国人也是根据v2导研发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