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云听着这款火炮的介绍,对于军事装备一直都比较关注的他一下子就是听出来了这款火炮的优异性能。尤其是射程达到了一万米这个数据,要远远要超过了陆军中大量装备的1916年式75毫米野炮,更不要说他的替换对象还是1915年式的75毫米山炮了。
1916年式75毫米野炮的射程不过八千米,而服役于炮兵旅的压制火炮1917年式105毫米三十倍口径的加农炮射程也才一万两千米而已,但是1917年是加农炮的重量可是到达两顿多。
可以说,这款新式的105毫米火炮虽然还披着榴炮的名头,但是其射程已经是可以比肩同口径的加农炮了。
这年头,火炮的射程是和重量成正比的,要想越高的射程就得拥有越高的初速,要高初速就得拥有长身管,而身管越长这重量自然也就是越大了。而这种事情是非常矛盾的,要了射程就重量太大,而重量轻了射程又太近,这两个极端具体就可以表现为中国陆军现役装备的1915年式105毫米轻型榴炮和1917年式105毫米加农炮上,前者的重量只有七百五十公斤,如此重量让这款火炮获得了轻型榴炮的称号,然后其射程也悲剧的只有六千米。而后者呢,射程高达一万两千米,其超远的射程也让这款火炮成为了中国陆军的独立炮兵旅中的主要压制火炮。但是相应的他的重量也是达到了两千多公斤,在交通落后的亚洲尤其是国内地区根本就法大规模装备普通的步兵师。
现在这款火炮拥有一千四百公斤重量的话,勉勉强强还能拉得动,而这种的重量下,射程自然法和那些两千多公斤以上的野战加农炮相对比,超过一万米是非常困难的,能够勉强达到一万米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中国的火炮技术来源表面上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其实就两个方向,一个是日`本的75毫米炮,而另外一家就是法国,中国陆军服役的大量火炮基本上都有着日系和法系火炮的影子。
陈敬云仔细听着,并没有插口,等旁边的人说的差不多时,他才开口:“差不多一吨半的重量,现在用起来怕是有些勉强,不过等以后炮兵部队摩托化后,这方面的问题应该不大!”
现在中国陆军的师属炮兵团中最重的就是1916年式75毫米野炮了,那也不过才九百五十公斤,虽然现在陆军正在准备着改进现有的七十五毫米野炮,准备设计服役新式的75毫米野炮,但是那设计目标也是把重量限定在了一千一百公斤之内,而且还要求这个重量内把射程提高到一万米以上,如果达不到这个目标陆军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