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能把到手的政绩拱手相让,让谢敬之摘桃桃?
让谢敬之去做盐务,说不准还能跟刘进贤产生利益冲突,让他们的关系自然崩盘。
高大人笑眯眯,夸了文世昌两句,又貌似不经意的说道:“听说你家小哥儿很爱去江家玩?”
文世昌表情僵了下,苦笑道:“我家那赘婿傲气,这谢大人不也是赘婿吗?对夫郎服服帖帖的……”
他家孩子去找江夫郎取经,有什么问题?
男人官场上的事,跟夫郎之间的交往没关系。
高大人闻言,宽慰了他两句:“你让你家哥婿跟谢大人学着点,才是个举人,傲什么傲?”
文世昌只是应好。
出了门,就去整理文书相关的东西,一样样清理好,叫人搬到谢星珩的办公桌上。
等他回来,让他慢慢看。
另一头,谢星珩跟着刘进贤去了盐课司。
盐课司的衙门很大,三进的格局,比普通五进的宅院都大。
侧面厢房一格格的敞开,里面都是忙碌的官吏。
他们手上或是拿着算盘,或是拿着毛笔,基本都是围着中间的圆桌坐着,少有单独办公的。
刘进贤给他介绍:“盐引的数量要计算,又根据当年的盐价,需要再计算盐税。每一份盐引的价格,都是算过盐税的,盐商来领盐引,就能去拿盐。但每个盐商的盐引数额不同,这都需要计算。”
而盐引的数额,通常也跟盐商的打点有关系。
打点到位,盐引的数额就大。
谢星珩已经了解到,这份盐引之外,还有官员的“私盐”夹杂,打点的银子,也能算作官员官盐私卖的收益。
明账无错,私账就是个人心里的本本,轻易捉不到。
商人只需交付最终费用,银子交上来,过了二门,又需要详算。
将盐价和盐税分开,盐税交给朝廷,盐价所需,就是海城盐场的开支消耗。
另外,官盐也有直销点。这处无需盐引,所有收入都进国库。
这些账目,在盐课司是没有异议的。
所有的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