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贤王逃离京城的时机很巧,常如玉前脚点兵去剿匪,他后脚就跑了。
林庚手握兵权,没了常如玉在京城,就没人跟他抗衡。不管皇帝同意不同意,他硬是把搜捕的差事抢到了。
结果不言而喻,贤王没抓着。
皇帝可以借机发作,但林庚不给他面子了,一改往日的卑微听话模样,他强行“领命”,在外追捕贤王。
皇帝连下数道圣旨,要他回京,他以天下安危,皇权稳定为由,拒绝了。
给谢星珩写信的时候,林庚和常如玉的军队碰面了。
战争信号没来,双方都不能动手。
林庚想争取策反常如玉。
这之后,是后续会发生的重要事件。
贤王为活命,必然会佣兵自立为皇。他手里有太上皇的诏书。
太上皇骂当今天子是忤逆不孝之徒,要立贤王为皇帝。
佣兵要钱,当下最快搞钱的内陆城池是几个有盐矿的县城。
那些县城必然会被截流盐税,成为贤王的大后方。
这是皇帝预料之外的发展,为着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不能跟林庚撕破脸,他还得给南地边境的军队发放军饷,以安军心。
但他给了军饷,也不敢轻易调动这批人马。皇令下发,军马合理向内陆调动,万一林庚顺势起兵发难,皇城将无抵挡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