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问:“现在有哪些小院啊?”
江知与朝他投来了目光。
谢星珩忙赔笑道:“我就是问问,只是问问。咱们不点。”
老管家全当看不见他们夫夫俩的眼神官司,尽责介绍道:“现在花街那边剩下的小院不多了,早年鼎盛过的几个小院都后继无人,慢慢倒了。现在是赵家院、刘家院、乌家院领头,往下还有十来个小院子。”
比起鼎盛时期,已经好了太多。
这也跟丰州县的发展有关系,百姓们富裕了,买卖孩子的事情就少了。
小院里的人会老去,后继无人,就经营不下去。
整座县城又一派欣欣向荣,大家都齐心协力,一心想着过好日子,搞钱攒钱。
从前是没法子,现在只要肯干,总会达成目标。这样一来,少数烂人懒人管不了,大部分还有救的,被家里人约束着,慢慢改好了。
或许他们还是去小院,但眼看着小院的哥儿姐儿们陆续从良,再去逛,也有点怪怪的。
这和以前不一样,以前知道他们是贱籍,就是做这个营生的。现在他们随时可能变成自家的邻居,这多尴尬啊。
再有,现在的宴请文化,还是有惯性,会请些唱的来。
睡不睡另说,宴客时没个唱的,显得小家子气。有需求,部分小院里的“老人”也还能挣钱银子过活。
谢星珩听着点点头,没说什么。
江知与跟管家说:“就你说的这三个院里,一家挑一个人来唱曲儿。”
管家识趣的没问要不要陪睡,只问是否需要按摩等服务。
江知与一并要了,都定了五天的。到时不用,再让人走,省得需要时,温泉馆的人手支使不开。
另外美酒佳肴,他要了些常见的,符合他俩口味的,没熊掌等稀缺美食。
根据他对谢星珩的了解,谢星珩对这些东西很排斥。
全定下来后,他俩就被人领着去厢房。
单独的小院子,就住他们两个。廊下有雨布,若想防偷窥,可以用竹竿拉线撑起来,这样也会遮蔽光线,全看各人选择。
有配备,就说明有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