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句,才道:“因着这字典,皇上把他调去都察院了。他前几年不是写过商务令的诏书吗?又有更加详尽的折子。我们在京城是照常过日子,也没做出格的事情,上有老下有小的,应当不至于。”
不至于被皇帝莫名其妙的恨上。
而谢星珩的挣钱能力,显然很受重视。轻易不会动他。
徐诚听到商务令,脸上的讥嘲藏不住。
“你们应该没听说?商务令,夺商之财,伤民之本。要是好事,早就大肆宣扬了,也就仗着百姓们难得离乡,各地都闷声做坏事。
拿商人的作坊、家财,来请百姓们干活。
而农民更惨,原来可以直接出售的作物,现在要配合加工。因为朝廷急于求成,分到各地的银子没有多少,所谓扶持,不过杯水车薪。又有哪个商户能以一家之财,帮扶一县,乃至一府的百姓?
现如今,也没哪家商户敢发展壮大到这个地步。
多家商户联合,还得考察资质。有资质的,在这个过程里,能回本一些,好歹守住家业。没有资质的,那就是掏银子的肥羊。
百姓们务工,说是能拿到工钱。但工钱月月拖着,只发足够生活的微薄银钱吊着他们,说现在不干了,以前的工钱也拿不到。
江知与听着听着,表情逐渐凝固。
这种做法,必然会激起民愤,他不知道皇帝这样做是为什么。
再怎么着急要银子,也不能不顾民生,多地逼迫啊?
他脑子转得快,皱眉沉思一会儿,问:“商务令没有公开,是各地官员找商户配合,矛盾都集中到了商户们身上?”
徐诚点头。
“对。百姓们只骂jian商,哪知道朝廷在里边推波助澜了?”
各地商人有限,他们联合起来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
哪怕他们被逼急了,把这件事捅出去,也只会被衙门捉去,以“污蔑朝廷”之名,当街处决。百姓们还得叫好呢。
等商人们撑不住,朝廷捞足了银子,就会有人来收拾烂摊子。将正确的商务令推行下来,让百姓们休养生息。
朝廷会怕没有人做商人吗?显然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