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错。
这头忙完,他跟徐诚举荐的巡厂人碰了面,带人去他新买的宅子里转转。
往后来京城,就住那处宅子。
因跟仓库是一体的,环境有点吵,但办公方便。
若是怕吵,想好好休息,就去客栈。江知与给他报销。
年底之前,江知与又给成衣铺子请了许多厉害绣工过来。
还跟丰州黄家达成了合作,让他们把童装样式的图样卖给常家的成衣铺子,或者不拿钱,出联名款,拿样式换名声。
即使是京中权贵子弟,在童装的样式上,也是参照着大人的衣裳缩小来穿,不如黄家的萌萌可爱。
再就是主营的男装。江知与审美好,对衣服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谢星珩不擅长打扮,偏有个好身材好脸蛋,都是他帮着打理衣饰。
他太懂怎么打扮男人了,对某些小细节拿捏得稳稳的。
他跟裁缝沟通,多打版一些漂亮衣服出来。
两个月上新一回,一年就六次。其他时间都是赶工期。
这个工期和上新期,需要计算。他带着成衣铺子的掌柜、小管事,跟管着裁缝们的总工开会,教他们怎么算。
以后他离开成衣铺子,这间铺面不至于垮了,可以灵活调整。
再有一点,他们背靠常家,很多资源可以用起来。
比如常如玉。常如玉文武双全,知名儒将,文可考进士,官居二品,武可上战场,少年成名。
他的同款服饰,会比单个的文人武将更受欢迎。
用谢星珩的话来说,这是我辈楷模。
掌柜的瞪大眼睛:“怎能拿老爷的衣服出来卖?”
江知与:“……是卖同款。”
他这里有条不紊的忙着时,谢星珩在翰林院奋笔疾书。
谢星珩今天不编写字典,他在写文书。
也是奇了,突然有人刁难他。
让他写一封文书。
他写完交上去,莫名其妙被院长喊去训话。
原因是交给他写的文书,他迟迟不写,只惦记着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