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糖就不稀罕,到时会把价钱打下来,让糖成为寻常百姓家能吃得起的东西。
宋家原是做盐的生意,这方面无缝替换。百姓才是大头,积土成山,集腋成裘。看似亏本,实则薄利多销。两相转换,哪头挣得多还不一定。
这个道理,也在江家的逛小集上有所体现。让利多,甚至打出了“白给”的口号,可逛小集亏本了吗?真亏本,哪能吃下那么多的铺面。
宋家没手艺,有钱能买个手艺。依着两家的关系,他们甚至能换个地方开榨油厂,同样能有自家的营生。
但生意做小了,各处成本刨除,加上打点的花销,总体还不如糖厂的分红。
跟糖厂合作,最直观的利益是上面有人罩着,他们一年到头各处打点的钱财,时日久了,能再省出一个宋家的家底来。
最直接的坏处,则是人心的稳定性。
因钱财翻脸的人,还少吗?
江家都有个前车之鉴在。
宋威能信得过江承海的人品,半辈子过来了,人品不好,他早把弟弟接回家了。
后辈里,说实在的,他也信得过谢星珩的人品。抄家的刀子架脖子上,还能大老远的跑回来跟钦差硬刚的人,又是有本事但愿意舍财为百姓做事的人,哪会是什么背信弃义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