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县送完了。
路上他写了一份“拜师贴”,以策问的格式来写。写他乡试之后,在家乡都做了什么。此去津口县,又能为津口县的百姓做什么。
津口县的事,他不贪功,以“合作”来写。
若江致微有志科举,或许也能来嘉源省碰碰运气。
他过堂屋没停留,被小厮领着去了书房。
孟培德的书房,放置了很多书架,不如图书馆规整,书架的格子都错落有致,看着高低有序,很有律感。
谢星珩来时,孟培德正拿着鸡毛掸子给书籍们除尘扫灰。
看见谢星珩时,他手指正好碰到《孟子》。
孟培德顿了顿,将书抽出来,带谢星珩到书桌边坐。
他把《孟子》递给谢星珩。
“我幼年启蒙时,因姓孟,对《孟子》一书,总有多的关注。后来研学多年,别的书看再多,还是《孟子》得我心。不同装帧版本的书籍,我收藏了很多。这是我送给你的第二本。”
谢星珩郑重收下。
孟子有名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贵君轻的思想,也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孟培德开门见山的提出来,也有“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意。
但谢星珩与他想法一样。
他把书本放好,也不客气,先把他的“拜师贴”递过去,等孟培德收下了,他才逐一取出他带来的几样礼品。
谢星珩捡取糕点,空出一个小碟子,给孟培德放了些各样果干。
“孟先生,这是果干,是在津口县,取用当季的水果,经过三蒸三晒完成的产品。制作果干的流程简单,费些人力和柴火,但水果的保质期能延长半个月以上,加以冰藏,可以保质一个月以上。而果干更利于运输,不怕颠簸。这个工序,能让当地百姓的收益增加三成以上。”
余下七成,一半是人力足够,锅也不够,总有浪费、损耗。
一半则是目前市场没有打开,果商们进货少,而谢星珩也给不出好价钱。
所挣银钱,都是加班加点,一个果子一个果子做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