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主要原因是原本的佃户,就能覆盖所有农田。后来安家的枫江百姓又能填补工厂空缺。
京城农庄无法兼顾所有,归根结底还是人员太少。
种田的事,他们完全可以分派出去。自家兄弟,坚守技术岗。
否则药田跟药虫这两块地方,可能要磨个十年八年才能成事。
人手跟银钱足够,他们可以去别的药商那里挖人,再来多块药田、多种药虫同期试培育,效率提高,这个事业才会被人看好。
拖个十年八年,霍家指不定都倒了。这时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往后谁还看得上?
何义归记下了,也学着谢星珩,弄了个随身本。
毛笔在这时不方便用,他也是用纸条绑个碳条开始写,字迹歪扭,能认清便成。
这头看完,江知与又领着他去糖厂。
糖厂是新起的,有了之前的厂区做参考,是经验丰富以后的产物,整体格局更加舒适大气,利于生产。
这个样式也能给京城农庄做参考,往后规模大了,盖厂子时,可以照着糖厂的布局来。
农场品多样,可以一个厂子,多个作坊。这样不浪费场地,人员也相对集中,好管理。
他们连番忙碌数日,丰州等来了第二个客人,南地镖局的当家赵大宇。
赵大宇来得巧,进城碰上了一队人马,老远就有浓郁的香料味飘来,外面骑马走着的人有普通小兵和锦衣卫,还有数个做太监打扮的年轻人。
百姓让官,他跟着退让。
因手里牵着马,他站至路边后,还感觉到了多股视线在他身上停留。
上陵府剿盐帮一事还历历在目,赵大宇心神发紧,脑袋垂得更低。
等这伙人走远了,他又听见百姓们的窃窃私语。
“好像是宫里的太监?”
“废话,除了宫里,还有哪里有太监?”
“太监来丰州做什么?”
“不知道,反正上次过来是给江家封赏的。”
……
有一回封赏打底,江家这一年又办了很多利民好事,他们来了兴趣,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