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怕伤着他自尊,总也没说。
吃食备了些,辣椒酱要拿一小罐,晒的果干rou干都好了,还有小鱼干,带上一点。
说是给江知与晒的,他这回拿走了大半。
江知与习惯性最后考虑自己,惦记着的人,都上心记挂,余下的部分,他装碟,送去给爹爹尝鲜。剩余的不多了,他给堂哥说过,这边都装好,给堂哥送去。
出个门的功夫,桌上又有一堆果干rou干小鱼干。
谢星珩笑眯眯的:“这是我分给你的。”
江知与看一眼,脸上漾开笑意,甜滋滋的。
直到初十,谢星珩出发应考,朝廷赈灾的人都没来,李家也未对江家把李玉阳扔衙门口的事作出反击,风平浪静的厉害。
初十,艳阳高照。
江知与拿了宋明晖的脉案过来,里边还有宋明晖在京都和丰州两地开过的方子,正在吃的丸药也带了五颗,让郎中好生看看。
江知与叮嘱他:“府城有镖局分舵,郎中愿不愿意来,你都去镖局,叫他们回丰州传信,自己万不可分心。”
谢星珩出发第一天,穿得鲜亮,一身孔雀蓝圆领袍,戴着碧玉簪。
腰间系革带,上面悬挂数个物件。钱袋、小荷包、金三样、印章、玉佩。
钱袋换了一只,是江知与忙里偷闲,躲着谢星珩缝制的。
没写什么金榜题名、前程似锦,和他父亲出门戴的钱袋类似,上面是仿符文绣样,寓意出入平安。
小荷包是个装饰品,江知与往里放了三枚厚实的金币,他是真怕谢星珩在外面没钱花。
金三样是统称,是挖耳勺、牙签、镊子。
印章和玉佩,是谢星珩成亲后,收的父辈见面礼。
二婶送的那枚玉佩他没戴。
出门背的书袋,是大嫂缝的,上头有“金榜题名”字样,戴的草帽上则是“逢考必过”。
在古代人眼里,这很羞耻。
谢星珩来自现代,就不觉得了。
现代用的笔,还是孔庙祈福呢。
谁不拜拜考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