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充放电次数从300-3000次不等。这个值的具体含义每个工厂可能略有不同,大致可以理解为:按厂商规定的充放电倍率(比如1c放电,0.3c充电;每次从0%充放到100%,照此循环)下,5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还剩最初的80%。
充放电次数和使用习惯的关系非常大,举几个例子。
1、充放电强度对循环次数的影响
工厂标注:每次从0%充放到100%,1c放,0.3c充,5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这是最严苛的测试循环,也可以不这么严格。
如果每次电量的循环都在25%-75%,1c放,0.3c充,20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
如果每次电量的循环都在50%-100%,1c放,0.3充,18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
2、浅充浅放对寿命的影响
工厂标注:每次从0%充放到100%,1c放,0.3c充,5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这还是最严苛的测试循环,也可以不这么严格。
每次电量的循环都在25%-75%,1c放,0.3c充,20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
每次电量的循环都在50%-100%,1c放,0.3充,18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
以上两个例子可看出充放电的倍率越小、越有利于寿命提升;浅充浅放也有利于寿命提升。
第三点,内阻,这点是越小越好。
这个参数随负载轻重、温度等因素随时变化,随着电池寿命减少,内阻也在逐渐增大。内阻越小的电池越可以高倍率充放电,18650的普通电池内阻在50mΩ左右,动力型的18650电池在15mΩ左右。想知道内阻多大需要用专用的设备测量,普通万用表是不行的。
第四点,电池一致性。
采用相同材料、相同工艺生产的电池在容量、内阻、充放电曲线上的一致性越高越好。电池能否大规模组成电池组这一点非常关键,电池组规模越大对一致性要求越高。
“我们的石墨烯电池组样品1c放电电流已经达到了3500安培,足足是常规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的17.5倍之多!而且,它的充电循环次数综合水平都要远远好于市面上的其他类似产品!最重要的是,电池电阻小的几乎到了极限,只有2mΩ左右!”五星电池学士表情狂热的解释道。
杨越被他的情绪所感染,虽然还不太懂自己的新产品第五代石墨烯电池组样品到底有多强悍,但也跟着兴奋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